小林阿姨是我姨娘家的钟点工。是个很苦命的母亲。刚到四十岁就没了丈夫,独自一人抚养儿子。更可怜的是,她也没有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到处打散工。主要从事家政行业。她的儿子我见过,长得比较帅。成绩不太好,又喜欢画画,最后高考是以艺术生的身份考的大学。本省一所二本院校。也不错了。小林阿姨感觉快熬出来了!儿子终于上大学了。可是,不久,儿子就跟她说多给点生活费。这年头,大学生每月一千块钱生活费根本不够。小林阿姨就想,也是,儿子学的是艺术类,不仅要吃要喝还要画画,那画笔,那颜料不都得要钱。加上出去写生,车费住宿费都得要钱。(后来得知是谈了女朋友)所以就许诺儿子,一个月多给三百。小林阿姨经过雇主介绍,又增加了一份钟点工的工作。帮人烧饭。烧完饭再骑自行车跑到另一家,在主人午睡前打扫完卫生。这中间时间太紧,她自己根本没空吃饭。早晨就多买两个馒头,带上一壶白开水,趁工作间隙,赶紧吃了。白水配馒头,支撑她一直到晚上十点,结束最后一家的带孩子工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最近,儿子又跟她说,妈,我想考研,我这个专业,这个学校,出去肯定拿不到高工资,我想考研,再读三年研究生,竞争力大一点。
小林阿姨一听,懵了!本来以为明年就能熬到头。儿子毕业了出来工作至少可以自力更生。她也可以松口气。现在可好,儿子还想读研究生。怎么办?不给读,感觉对不起儿子,爸爸都没了,书也没得读,跟人一比,矮半截。给读吧,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再供养了。
我听完小林阿姨的苦恼。突然想起我以前带过的学生。
说起来,也可怜,年纪小小,独自一人在外求学。没地方住,就住寝室。寝室人多,环境不太好。远在无锡打工的父母就想着能不能住到老师家,好歹有个照应。事实上老师家,也就是全托。本质也就是赚钱。一个月1000,承包吃住洗衣服。零花钱自费。我算了一下,一个月这个同学要2000块钱。除了基本的住宿费之外,还要买衣服买学习资料买文具买生活用品。加上我们是私立学校,学费也不低。这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教育费用。父母离得远,照顾不上孩子,就想通过金钱来弥补。只要孩子开口要的,无论如何,隔着电话都会答应。末了还会说一句:只要你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你要啥,都给。
后来快中考了,这个同学的父母回来看望孩子,在办公室和老师聊天。情绪非常激动,说孩子麻烦老师了。自己做父母真是不称职,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教育孩子。没办法,为了谋生,他常年在外跑大货车。有时真的想放弃,太苦太累了。一次,跑到四川乐山已经是深夜了。就他一个人,山路特别难开,四周漆黑一片,咳嗽一声,回声在山里回荡好久,真的好害怕!又不敢停,要赶路。就心里想想自己的孩子,想想这一趟跑完,不出意外,能赚一千多。够孩子一个月全托了,心里就美滋滋的。精神就来了!
我以前在学校工作,责任心太重,有时因为学生懒惰,学习不认真,气的要死。现在,我出来了,这种心境好了很多。但我现在上班还会经过本市一所高中。我有时细细观察,发展很多学生日子过得很滋润。且不说衣着打扮价格不菲,且不说吃喝拉撒档次不低。就是单单看浪费时间,真是可怕!好像在校园里的生活是免费的,是来旅游的,是来体验生活的。很多同学都认为青春是“多彩多姿”的,不打打架,不气气老师,不泡泡网咖,不唱唱K,不谈谈恋爱,青春都是苍白的。在学校里可以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唯独不想做学习的事。
事实上,当你感觉在学校里过得“很有意义”,感觉岁月静好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父母拿着老命,在给你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