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看问题

Vivian:

小张去找老板聊一聊关于项目的事,小张刚开口说“关于这个项目,我觉得……”

随即他的老板放下手机打断小张说:“别你觉得了。这个项目我知道,你的想法我也知道,你好好跟紧客户负责人,满足他一切需求,我让其他部门全力支持你。我们这个季度很需要这个单子,其他项目也不能放松。别担心,你一定行…”

文英:

从老板的角度来讲,他也不觉得自己有错,从他过去的经验和形成的思维模式来看,他现在这样的做法没毛病。

我们现在觉得有毛病,是因为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视角去看。

所以现在很多员工总离职,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受这些无形的伤害,他们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潜意识当中会觉得不舒服,久而久之,就没有归属感。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就好像我们在外面走路看地图一样的,他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做事,就好像是按自己的地图在做事,当然不会觉得有错。我们现在站在另外一个视角,就发现他拿的是错误的地图,然后我们就发现有问题了...

但是挑战的倒不是我们能不能发现,而是即使发现了,我们怎么去告诉他,他的地图是错的呢?

这时候就需要教练了,教练可以帮助他换一个视角看这张地图,然后他自己就发现地图有问题了。

写觉察日记也是非常好的习惯。

觉察日记的写法:第一步写事实,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客观的不带情感和情绪;第二步写感受,描述当时自己个人主观的情绪和感受;第三步写意图,采取一种积极正向的方式,我会如何处理;第四步,写觉察,此刻我发现了什么。

我每个人都有过滤器,会选择性倾听,听自己想听的,忽视掉自己不想听的。差别只在于有些人的滤网洞比较大,有些人比较小。

要想完全去掉那张滤网,就是要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去同理对方。

最难的还是放下自己固有的一些想法、判断、观念,用一颗纯净的心,去聆听对方。

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太多了了,尽管我们自己不觉得,但是我们通常没有办法做到非常纯净的聆听,即使偶尔做到了,这种状态也不是常态。

自我觉察真的非常好,觉察自己的内心对白,清除掉自己的一些不好的内心对白,如果不能做到非常纯净,至少我们保证自己的独白是积极向上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