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膏药,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膏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剂型,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膏药的记载。最初,人们将草药浓缩后加入辅料制成胶状物质,然后摊涂于兽皮、布上或纸上,贴敷在皮肤表面来治疗疾病。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膏药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我们现在通常见到的是橡胶膏剂,它是将药物或药材提取物与橡胶为主的基质混合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的外用剂型。这种剂型看似使用简单,但也有不少注意事项,下面就来列举几条:

② 孕妇不宜贴膏药,以免引起流产。

② 女性在月经来潮期间(尤其是腰骶部或腹部) 、创伤性骨折前期、严重皮肤病者等不宜贴膏药。

③ 贴膏药时要避开毛发较多的地方,以免黏贴不住或揭下时带起的毛发而引起疼痛。揭下膏药后,要清洗患处,以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

④ 若患处出现破损及溃烂时,不宜贴敷膏药,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⑤ 贴膏药后,若局部出现丘疹、水疱、红肿、瘙痒等症状,说明患者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

⑥ 贴敷膏药的时间不要过长。长时间敷贴膏药后,会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增高、湿度增大,汗腺、皮脂腺不易排出,继而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感。因此,膏药贴敷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而且在揭下膏药后,应间隔2~3个小时再贴膏药,让皮肤也“透透气”,休息一下

⑦ 外伤之后不要马上贴膏药。当人刚扭伤时,局部组织内毛细血管会破损、出血,组织液会从血管内渗出,导致患处的肿胀、疼痛,这种反应在24小时内可达到顶峰。如果在此期间贴上活血化瘀类的膏药,其活血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管内渗出的组织液也会增多,这反而会加剧患处的肿胀疼痛。所以,当发生扭伤时,在皮肤没有破损的前提下,可采取冷敷的方法,以达到收缩患处血管,减少出血和水肿的目的,待24小时后再贴敷膏药。

⑧ 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期间不能自行使用膏药。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产生的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而导致炎症,一般好发于肢体远端的关节,以大脚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足弓、踝、膝、腕、指、肘等关节。在急性发作时,关节处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很多人会误认为是关节炎,经常自行用膏药止痛。但是,贴上膏药后,疼痛不会缓解。若关节处已存在痛风石,这时贴上膏药后还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破溃、糜烂,继而加重病情。所以,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要自行购买膏药使用,而是要就医遵医嘱行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