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全国各地纷纷启动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活动,以独特方式迎接中国农历的蛇年。从南到北,从东至西,蛇年的氛围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展现出一幅幅热闹非凡的节日图景。
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蛇年春节期间推出了一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其中,“神采飞扬闹刺桐”第七届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尤为引人注目。此次活动于1月25日至2月12日在泉州古城举行,通过宋式沉浸式街区、街巷艺术展、烟火风物市集等多样化形式,让游客深入体验闽南传统生活与文化。更有机会参与国风体验式打卡活动,如簪花围和点茶等,让人们在享受节日乐趣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传承千年文化。
与此同时,陕西韩城的手艺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制作富含蛇年元素的花馍,以此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祈愿。这些花馍不仅美观,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祝福。而在南郑地区,传统的“春倌说春”活动也在大寒节气期间举行。艺人扮演春倌,走访各家各户,用古老的说唱艺术为居民送去新年的祝福和农时信息。
云南文山州马关县八寨镇则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铜炊锅长街宴,将新春祝愿与传统美食结合。在这里,酥肉、火腿等美味佳肴填满了208桌铜炊锅,象征着新年的丰收与希望。伴随着舞龙舞狮、踩高跷等非遗表演,整个宴会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地方特色。
四川安岳县则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民俗巡游活动——“洛水灵蛇·春舞华章”。九个精心制作的蛇形灯笼和其他灯笼共同组成了一条绚烂的光之长龙,在夜幕下穿越古街,为市民和游客带去了视觉盛宴,同时也寓意着吉祥和希望。
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当地的节日气氛,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通过这样的形式,更多的人得以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从而激发出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随着春节的临近,更多的非遗活动还将陆续展开。无论是南方的灯会还是北方的庙会,都在以各自独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充满希望的蛇年。让我们在这喜庆而祥和的气氛中,共同期待一个充满繁荣和文化气息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