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恐婚?

学完《拖延心理学》这一整本书之后,我了解到,拖延这种行为其实是涉及到行为、心理、生理等多种方面的因素构成。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好好地自查一下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拖延,拖延又是由哪些成因导致的。

而我突然意识到,因为恐婚,我拖延了很久的感情进展。

从跟对象交往起,他就说他告诉了父母有女朋友的事,父母很开心,想见我,他就一直想让我陪他回家吃顿饭见见父母。但是我觉得太快了,哪有才交往不久就见父母的,一直不敢去,这件事情给我拖延了有4-5个月。

半推半就地完成这件事后,他又想见见我的父母。他的意思是,告诉父母,尊重父母,然后让父母知道我们在交往,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但是我也不想把男朋友带回家 ,把关系搞复杂了,一直坚定地拒绝他,这样又被我拖了大半年。

接下来,就是他的父母提出想跟我父母见一面聊聊天,进行一个四方会谈。我想着会谈完可能就要进入定亲提亲阶段了,我还不想结婚,心理上还没准备好。所以这样一个阶段,又被我拖了得有一年。这两天才要进行。

我千叮咛万嘱咐,双方父母坐下来聊天可以,小姑子带一家来我的城市玩玩陪同没问题,但是要是提结婚定亲,免谈。我还不想结婚,很明确,不想。

我就是在这样一种可能推进我们结婚的各个关卡上进行拖延。


学习《拖延心理学》给了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了这样的思考。

一、行为上,恐惧失败。

就像书里说到的,拖延有时是起到一个自我保护的作用。我不想进入婚姻,我拖延进展,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我还是恐惧失败。

我恐惧我进入这场婚姻后,我得不到幸福圆满。我可能会得到一个支离破碎,甚至是离婚的收场。所以即使我有实力也有底气独自美丽,但我还是会害怕进入婚姻。

二、心理上,恐惧亲近。

婚姻会给我带来更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恋爱期间的节日送礼问题就已经把我搞得头很大了,更别说结婚后多了些法律上的关系亲戚不得不去面对招架。

我跟自己的父母都处于疏远的关系状态,一纸婚约绑定起来的亲人关系,更让我害怕。

三、生理上,原生家庭的影响。

因为我见过了太多的争吵伤害,所以我更加没有勇气说自己也可以获得一份普通的幸福。自己也可以享受爱情的甜蜜,婚姻的美好。而不是一些难堪或者说支离破碎,让我的生命失去色彩。

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建立新思想。即使婚姻失败,我也不会走上一辈的老路,因为我给自己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和底气,我的命运是绝对地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进展的事,就顺其自然吧。

心理还没做好准备,不想结婚,跟父母和另一半也坦诚过了,希望他们能理解。

我觉得我们两个人相处得还不算久,我并不是十分地认识这个人,我们之间还是会不断地发生小争吵,小摩擦。而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的话,没有达成一个共识。所以我不想带着这些未解的问题结婚。

我并不希望因为年龄,因为外界的压力而进行结婚,让拖延也是反抗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

今天,我跟他说父母问我真的想好选择这个人了吗?我犹豫了,我迟疑了。他听完我的话,久久不语,但,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