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学习的时代

当你发现城市里多了好多跑步群友,当你按自己的兴趣轻松加入了自己的兴趣群,当你发现连企业都开启了微信学习群定期分享着大咖、企业管理知识,当你惊奇的发现,你身边的朋友还能从社群活动中赚钱,比如户外指导训练跑步、指导别人读书。。。你开始感悟,我们处在着社群文化的时代,而一场知识的盛世即将到来。

社群文化举例:线下拆书帮

周末参加了“读行侠”组织的拆书活动,风靡已久,大名鼎鼎的拆书帮之前就在信息发达的网络上听闻过,而真正参与其中是第一次。本次活动共拆书了三本书《卓越有效的领导者》、《沉静领导》和《非暴力沟通》。


何为拆书?如何拆书?

读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功利性的,精读慢读,沉浸其中,陶冶自我并修身立志;而另一种是功利性的,不需要通读全文,截取文章片段,强调拆为己用,思考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用起来。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发达,趋势发展快速的时代,如何把读书的知识快速运用到工作中来,这是件有价值的事。

对拆书有兴趣的,可以买赵周著的拆书帮职场技能提升课《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会详细举例说明怎么拆书。不是读书无用,只是你不知道读书来怎么用。


书本举例

R-read 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  拆书家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  学习者拆为己用

比如我们阅读《乔布斯传》书中的一段,我们可以拆这段话,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们很容易陷入固定思维中,比如职场“凹槽”。那么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是不是在生活和职场中陷入了固有的停滞状态模式,甚至陷入一种跟不上时代的“LOSER状态”。当然不是躺床上反省完就可以了,关键是怎么做。

前段时间和上司一边跑步一边聊天,我们就聊到这个主题。她从自己实际经验分享的是,保持年轻的装扮,保持年轻的学习心态,快速根据环境调整自己。比如每年公司新的KPI,新的工作方向,大领导对员工新的要求等,然后快速调整,改变自己。作为一名领头突破者可以带领改变这个环境,那作为大部分大众者来讲,快速调整适应这个环境,保持快速学习的能力,可以避免陷入职场凹槽。

大部分人会给自己画框框,正如找对象一样限定了好多框框,觉得自己不适合么,无法胜任。人都是懒惰的,如果完成目标有几种方式走,那就一定会挑最轻松的路或者宁愿选择熟悉的机械重复尽管累。跳出舒服的圈子,勇于去尝试新的挑战,可以有效避免在职场中停滞不前。

同样一段文章,我相信不同人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分享出不同的经验来。一群人一起拆书,就可以见贤思齐,各抒己见,撞击新的思想火花。

来自网上图片

社群文化举例:线上微信学习社群


上图是公司微信学习群定期邀请一些专门的社群分享机构,比如学道家塾、中信学院等。以微信为载体,运用语音、视屏、PPT截图,文字等方式来分享,目前邀请的大咖有讲职场心理学、互联网思维、爱情学、不同企业的先进经营模式分享等。当然,这样的微信学习群,虽然有很多不便的地方,比如语音一段段听会断开思维还有很碎片化,作为视觉学习型的人,单纯语音接受知识效果不佳等等。但作为一个在三四线小城生活忙碌工作的人,感觉最缺乏的就是时代最新知识信息的接触。虽然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但是在庞大的知识信息网和有限的时间里,很难去挑选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系统并持续学习。总是很羡慕大城市的一些朋友,可以有很多免费知识讲座,可以回校园接触基本知识的学习,可以去超大、资源齐全的图书馆去借图书、甚至音频资料。当然我也知道大部分他们忙碌得没啥时间去做这些事。

对于高考模式训练出来的人,准备自我提升,就会自主想到去读研深究,去考专业认证等。这样的模式当然会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提升,因为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利用大块时间去看书背书,并做题。但在忙碌的工作节奏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去接受信息,去充实自我。这样,微信社群学习文化的兴起就无需置疑了。

社群学习的时代,我们会聚焦同一个场景,比如运动群、读书群、学习群等,一起学习交流,见贤思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446评论 25 708
  • 今年4月,收到波波羊大叔递来的橄榄枝,作为网络小白的我,有些受宠若惊。于是抓紧时间学习,写一下我的学习过程,作为下...
    小归ing阅读 2,128评论 7 13
  • 麦乐老师茶会答疑 夫妻相处: 恋爱时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就没任何问题了。 当你让对方的喜悦变成习惯,对方就让你的...
    鑫城阅读 193评论 0 0
  • 有人说十年是人生的一个轮回,笑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 其实,决定人生一辈子的时间用不了那么久,五年就足够了。 为什么...
    三才日记阅读 577评论 0 2
  • 从9月12号来到邵阳,听说自己一个人到店面执行,自己是有些荒的,然后看到刘总那么的热情、随和自己也就没有那么荒了!...
    豆瓣丶阅读 2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