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至,意诚,心正,身修,乃修身必备

◢ 导读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在古人的文化中,

  和现在我们对于人生一些状态上面,

 在修身养性方面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但

  是善良却是很多人对于内心纯洁的一

    个最基本的要求,当一个人内心纯洁,

仍然保留着慈悲的恻隐之心

的时候,就是民众

幸福,万物产生

的一个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现代人对某些生活状态的自我修养有不同的看法。但善良是绝大数多人内心最基本的要求。当一个人内心纯洁,仍然保持同情心的同时,就是人民幸福和大同社会的筑基。什么是真心呢?就是天地良心,就是圣人之心。什么是圣人之心呢?就是百姓之心。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得真心者为圣贤,圣贤之心即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修心、修身修的就是这个。


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是物质时代,很现实,很多人都要考虑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如果说不贪图财物,真的是需要修炼很久才能达到的一种状态。并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够做到国学文化中所强调的无欲无求那样简单,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付出相当长的时间和很多心血才能修得。

有人说,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半个是曾国藩,另一个就是王阳明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龙场悟道”成就了一代圣贤。

随着对国学经典的深入学习,对王阳明感触极深,尤其是《传习录》、及《王阳明与明末儒学》读了不下10遍,自此便有了一些感悟。


借用尧顺予国学院杨济舟教授原话,中国文化数千年来,唯有王阳明称的上真正的完人,被后人誉为“真三不朽”。

所谓修身,即是修心,就是用心自我完善,自我磨砺的过程!

水静能鉴物,人静能观心。静心人不浮,静心理自明。只有人在心境如水的时候,才能客观理智地思考问题,正确的判断。以水为鉴,临水照人,方能修身立德。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谢谢关注

我们一起弘扬传统文化


文字来源:重庆尧顺予国学院   

作者:木子

转载请联系,侵权必追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湘江水是红的 战壕里的水也是红的 一座座牌坊倒下了 一座座山一般的身躯也倒下了 还没遇见外贼 就倒在了深爱的这遍热...
    背刀者阅读 553评论 2 9
  • 听完叶老师的讲课后,对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结合90天的践行有以下感受。 一 1早睡尽可能的做到,早起...
    远至宁静阅读 390评论 0 2
  • 前期攻略 蚂蜂窝、携程、途牛、穷游、iOS 自带天气 订票 途牛、携程、机票官网 途中 航旅纵横、百度地图、大众点...
    Sharonisherenow阅读 869评论 0 3
  • 今天中午练了瑜伽,是波速球。昨天练的是昆达里尼,绕手臂,绕的肩膀酸痛,踢腿,踢得腿部后侧肌肉僵紧疼痛。 于是,今天...
    道之可道阅读 261评论 0 0
  • 写下这些文字,始于周国平一本叫“宝贝,宝贝”的书。说真的,以前我从来没有读过周国平的书,对他也不甚了解,但...
    轮回春天花自会开阅读 31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