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丝镶嵌工艺的巅峰”——向经典致敬,仿双龙翼善冠

1956年9月,定陵出土了一件金丝编制冠饰——“金丝蟠龙翼善冠”。518根0.2毫米的细金丝编织出“灯笼空儿”的花纹,这顶皇冠薄如轻纱,精妙绝伦。这是明代最高的花丝镶嵌工艺,万历皇帝生前心爱之物,只有在出席盛大典礼时才使用。

金丝蟠龙翼善冠出土

“金丝蟠龙翼善冠”——定陵出土金质冠饰。出土时放置在万历帝棺内头部北侧,装在一个圆形木盒内。

金冠全部由金丝编结而成,各部分由粗金丝连缀而成,外面用双股金丝编结成的辫形条带压缝,两个折角单独编成,下部插入长方形管内,后山镶嵌二龙戏珠。据专家鉴定,龙首、龙身、龙爪、背鳍等部位均是单独制成后,进行整体图案的焊接组装完成的。

金丝蟠龙翼善冠

冠上仅龙鳞就用了8400片,后山下沿围绕一周卷草纹花边,宽0.3厘米;后山下部制成的冠形帽饰。

冠口略呈椭圆形,嵌有金口圈,内宽108厘米外宽0.2厘米。这就需要工匠在焊接时不但要花费很大的气力,还要以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掌握适当的火候,才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工艺制品,因此说金冠之珍贵除质地全为金丝外,还在于整体的拔丝、编织、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目前金冠在我国仅此一顶,堪称国宝。

这顶皇冠冠重826克。一顶皇冠的重量只有800多克已然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了,更何况这还是一顶用金子做的皇冠。要知道一个正常手机大小的金块的重量是2千克左右。这顶皇冠居然只有接近1/4手机大小金块的重量!

金丝蟠龙翼善冠介绍

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看看这顶金丝蟠龙翼善冠的样子。

金丝蟠龙翼善冠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冠高24厘米直径20.5厘米重826克每根金丝都是0.2毫米,分毫不差。翼善冠分为“前屋”、“后山”和“折角”三个部分,“前屋”是扣在脑袋上的部分,“后山”就是后面高出来的部分,“折角”就是俩小翅膀。

下缘内外镶有金口,冠的后上方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蟠龙于顶部汇合,龙首在上方,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龙身弯曲盘绕,象征着皇室的权利,两龙之间有一个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都是雕刻而成,造型生动又气势磅礴。

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小到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制成,然后全部采用焊接的形式制作成形,所有焊接都恰到好处,焊接难度极高,令人叹为观止。

800多克的金子做出这么大一顶帽子,还是在明朝,这根本就是近乎不可能的存在!没错,也就只能是花丝镶嵌这门技艺能做到了。

神奇的花丝镶嵌

 为什么花丝镶嵌可以做到?花丝并不是指真的花丝,而是指用金、银做原料,拔成素丝。

这样的素丝有多细呢?最细的比头发丝还细然后要将几个或多根素丝通过一定的加工,搓制成为各种带花纹的丝才可以使用,“花丝”之名由此而来。镶嵌工艺主要分为锉、锼、崩、挤、镶等几种。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出花纹图案,接着将金属片做成精致的托槽或爪子形凹槽,然后将珠宝玉石等镶嵌后做以点缀,再组合在一起。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花丝镶嵌的每一个制作环节都环环相扣,如此繁杂又细腻。花丝镶嵌的造型包括花卉植物、凤蝶、龙凤、飞翼、祥纹、文字等等,都是通过富丽堂皇、精湛秀丽的手法来表现。可以说,花丝镶嵌这门技艺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是只有上流社会才能欣赏到,并看得懂的艺术工艺品。

再看这顶金丝蟠龙翼善冠,金翼善冠的珍贵之处除质地全为金丝编织而成外,还在于整体的拔丝、编织、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艺。这要求工匠在焊接时不但要花费很大的气力,还要以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掌握适当的火候,才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工艺制品,火候只要稍微失当,就只能报废拿回去融掉,重新再来!可谓是万无一失,一失万无!

袁长君

国礼大师

作品 【仿双龙翼善冠】

仿双龙翼善冠由极细花丝编织,薄如轻纱,缀有游龙戏珠图案,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整冠色泽纯正,制作精细,既具有高贵、华美、富丽堂皇之势,同时又不失儒雅、俊秀之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两千多年来,精妙细腻的花丝镶嵌工艺一直为宫廷御用,所谓“花丝万缕织金冠,妙手镶嵌有乾坤”正是对这项精妙工艺的高度概...
    思念的诗阅读 9,776评论 0 0
  • 近年“古法”风潮盛起。“古法”两字 被滥用到疯狂。我见过古法酸菜鱼、古法推拿甚至还有古法烤红薯。如此这般,真让人不...
    周鲁杰M秋刀鱼阅读 3,401评论 0 0
  • 为什么明明悲伤欲绝 却流不出一滴眼泪 也许是我太久没喝水了吧 那我以后要多喝水 这样在我悲伤的时候 就能轻易的流出...
    张思文不斯文阅读 284评论 0 0
  • 他不如桂花那样十里飘香,不如玫瑰那样高洁傲岸,不如鸡冠花那样热情似火,更不如百合那样洁白无瑕。但他却自己...
    倾城一郭阅读 2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