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心里的“石头”,就是一个人的内核——不是沉重的包袱,而是压得住阵脚的底气,是任外界纷扰也拆不散的精神骨架。
它不必宏大,或许是对某件事的执着:有人下班后排开应酬,雷打不动练两小时书法,墨香里藏着不被生活磨平的棱角;或许是一份清醒的坚持:面对“随大流”的劝说、“走捷径”的诱惑,始终守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也可能是从摔打中攒下的韧劲:失业时不慌,失恋时不垮,知道只要心里的“石头”还在,就能重新搭起生活的架子。
没有内核的人,像被风牵着的纸鸢,别人夸两句就飘,骂两句就蔫,看似飞得高,实则连方向都由不得自己。而有内核的人,哪怕站在人潮里,也有自己的坐标;就算遇着急流,也能稳住脚步,不慌不忙地走自己的路。
别总盯着别人的光芒,不如回头找找自己的“石头”。把它磨得结实些,往后的路,不管是晴是雨,你都能站得稳、走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