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用“MORS法则”来驱动自己,[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从行动开始》P.103~P.104页
本篇文章中的【R:原文片段】为作者从书中自选,【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为本文作者拆解。
【R:原文片段】
如果不能搞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是幸福”和“我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只能感到不满和不幸。
只是模糊地抱着“想要幸福”的期待,永远也不可幸福。总是将模糊不清的愿望挂在嘴边的人,只会抱怨现状而从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更确切地说,他们不知道应该如采取行动。
“行动科学管理术”的理论可以帮助你彻底排除这些模糊不清的内容。
我们人类会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做出模糊不清的判断,并因此做很多无用功。比如我们开始做某件事时,往往会首先产生“努力去做”“总之先加油”之类的想法。
但是“努力”和“加油”是非常模糊不清的词,没有具体性。所以,不管对自己说多少次这样的话,也不可能做出行动。越是性格认真的人,越容易用这些模糊不清的词语来折磨自已,所以更加需要注意。
“行动科学管理术”只会使用清晰和有具体行动指向词语。
行动科学管理术只承认符合“MORS法则”定义的行动。“MORS法则”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M=Measured(可测评)
O= Observable(可观察)
R= Reliable(可信任)
S=Specific(可明确化)
只有当行动符合“MORS法则”时,人们才会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行动”。
自我管理也是一样,你必须对自己做出具体的指示。
否则你只会认为达不到目标的自己一无是处,这样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所谓行动科学管理术是指符合“MORS法则”定义的行动,也就是具体的行动要具有可测评(M)、可观察(O)、可信任(R)和可明确化(S)这四个特征,这才能清楚如何行动。
Why:比如有的人常说”我一定要幸福生活,“但往往这只是一个愿望,你见到常常将我要幸福挂嘴边的人幸福了吗,事实是这样的人不知道如何才能幸福,只能用这句话来掩盖自己的焦虑和表达对自己的不满。这样模糊不清的表述,不知从何做起,是无法指导行动的。
Where:适用于任何的行动。
How:如何使自己的行动可执行呢,应符合“MORS法则”包括的四个要素:
M=Measured(可测评)
O= Observable(可观察)
R= Reliable(可信任)
S=Specific(可明确化)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故事:
今年年初,我们单位有两个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更换,一个称为甲,一个称为乙吧,他们的工作能力都还是比较强的,从开始我就观察他们的工作方式,我在给他们安排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后,甲往往满口答应,然后在离开我办公室时不忘表态说一定会将这件事做好。而乙在接受到安排后,往往会反问这件事的完成期限,有什么标准,还有一些具体的工作细节和要求,最后还会提出一些需要我支持的事情。
反思:
由于自己的工作比较紧张,刚开始的工作中,我挺喜欢甲这种爽快的工作作风的,而乙就显的罗里罗索。但几个月后发现,还是乙方的工作成果更好,我想与乙方在工作开始前制定的计划符合“MORS法则”有关吧。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
本月每周制定一项共四项符合“MORS法则”的行动计划。
行动:
1、制定的计划从这些方面选取,如"我要练好写作""我要幸福""我要少看手机"等。
2、将MORS法则的四项标准列一个表格,书写行动计划时严格对照标准进行。
3、如提高写作能力的行动,从以下几个方面计划。
A、每周写不少于两篇文章,每篇文章不少于1000字,如有特殊情况,有一篇文章字数可以降到不少于300字(可测评);
B、坚持在简书上发布,在007平台上打卡,每月对写作情况进行复盘,统计是否完成写作任务(可观察);
C、我曾经每周完成五篇文章,所以每周完成两篇文章是可以做到的(可信任);
D、与战友们相互点评,统计每篇文章的被点赞数被点评数,通过数字统计反映文章写作水平是否提高(可明确化)。
4、减少平时工作中使用“保证"“努力"“进步"等不可量化的词语;
5、如每周完成计划,奖励买一本喜欢的书;
6、反思:四周结束后,复盘行动结果,总结适合自己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