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普通人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是一个普通人,但这并不妨碍我吃饱喝足无事时思考,到底怎样才能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不过这样问题太难,也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很伤脑筋。

当我读到季羡林《谈人生》一书时,心中豁然开朗,这位老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书中有一个观点,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真的有可供参考的价值。

季老谈到,为人处世,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句话大约有不少人都听过,但听过不等于明白,更不等同于能够按此去行动。

因为,到什么事我们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界限在哪里,这是一个清晰又模糊的点,不好明白划个线出来区分。

老爷子的观点非常简单易懂,以一句古人的话,把二者做了一个区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先来探讨,什么是小善!

早上提前一点起来,到小区里跑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是小善;

吃个健康营养的早餐,提前10分钟赶到公司上班,这是小善;

进电梯时,等待一下后面要上电梯的人,这是小善;

到办公室微笑问候其他同事,这是小善;

认真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这是小善;

下班回家之后,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活,让家里老人休息一下,这是小善;

陪孩子玩她喜欢的游戏,这是小善;

不对孩子大声吼叫,这是小善;

少刷手机,早点上床睡觉,这是小善;

小善看上去没有固定的标准,但它至少具有一些共性。

所有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让他人的生活也更好的那些看上去极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小善。

这些小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个人,只要稍微留心,便可做到,不需要花特别大的功夫和精力。


我们再分析一下,什么是小恶。

闹钟响了,迟迟不肯起床,这是小恶;

开车的时候,在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超车,这是小恶;

在工作时间,没有完成既定工作的情况下闲聊,这是小恶;

背后议论同事和朋友的私人生活,这是小恶;

对他人讲话不注意礼貌,这是小恶;

吃垃圾食品,这是小恶;

对家人发脾气,这是小恶;

熬夜不睡觉,这是小恶;

所以,和小善相反,那些对自己生活有坏影响,给他人生活带来坏影响的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小恶。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只做善事,而不为恶事,那样的完美人物根本不存在。

但是,一个人如果80%的时间能够控制自己做善事,20%的时间无法约束自己做了恶事,他(她)依然可以称为一个优秀地,了不起的人。

而普通人这个比例大约是六四开,大部分时间做善事,小部分时间难以掌握自己的天性,做了一些恶事。

因此,我们常常感叹人性的复杂,善恶难分。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人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

在我这样的凡人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更好,有那么一点点进步和改善。

再具体一点来说,比如昨天我没有早起,今天我早起给家人做了早餐,那么于我而言今天就过得比昨天有意义。

而生活,无非是过好每一天,才能过好这一生。

所以生命的意义对我这样的普通人而言,就是活在当下,多为善小,少为恶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