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读过很多书,依旧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更好。
但,那又怎样呢!
当听到有人对你说:“你读了那么多年书,也不见得收获了什么,还浪费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金钱。”
你是否会鄙夷不屑于他的字字句句,还是会坦然的告诉自己,读书的意义不就是如此吗?你不会与他争论这个无聊的问题,你脑海里闪现的是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想要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需要去做什么。那些独有的思考方式,是你读了那么多年书所存在的意义。
不与傻瓜论长短,只与同好争高下。
接下来我想告诉你我为什么读书?
1 为了让自己配得上更好的生活方式
在同龄人选择放弃读书而奔向远方的时候,他们有的人创业成功成为一个领导者,有的步入婚姻殿堂,生儿育女,成为家庭的奴隶,有的一路四处流浪,四海为家,不问归期,不知归途。我想这是他们的选择。而我的选择毫无疑问,继续一条无人问津的自己的求学之路……
博尔赫斯说:我心中暗暗猜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曾几何时,我无数次的幻想大学校园里图书馆的模样,无数次的假设自己在图书馆里看着一排排陈列的书籍,天文地理,人文哲学,社会艺术,经典著作。看着自己喜欢的书,心无杂念,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这也是我心中的天堂。
我所向往的读书的最好模样,不就是如此吗?与一切世间纷繁复杂的事隔绝,安静,全身心的投入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哪怕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看起来了无生趣,可是这是我想要的活着的一种状态。也许并不适合你,但与我而言却是最好的。
在知乎上看到关于读书的一个回答:
我以为,读书有三样好处。
其一,可以获得知识,而求知欲的满足又使人愉悦。
其二,可以增长我的理性和独立思考之能力。
其三,时时让我于红尘中惊醒,或忏悔或反思,或痛哭流涕或默默守望,或悲哀之至或欣喜若狂……总之,阅读唤醒着我的灵魂。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走向世界,成为那个站在高处俯视一切的人;
有的人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
有的人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思维方式,让自己有感受世间的平凡和不平凡的能力。
2 就算遇到逆境,你也可以保持从容,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坚持。
生活中,遭遇逆境时,有这样的两种人:
第一种,他成熟稳重,做事有原则,实事求是,不卑不亢,他的一举一动,都足以让人生畏,他是生活中的智者。在面对一次次的生活的暴击的时候,他不曾放弃过自己,从未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表现过一丝丝的脆弱和无助,他把最深的伤痛留着自己,而这些伤痛在旁人看来是无法承受的,可发生在他身上,他却能一点点的去消化,去把伤痛磨灭掉。
我敬重这类人,无论遭受怎样绝望的境地,依旧岿然不动,屹立在荆棘丛生的路上。我想人人都想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都想成为那个勇敢无畏的人,但又有多少人会愿意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而在面对生活的的一次次劫难后浴火丛生,凤凰涅槃呢!有多少人愿意去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苦难呢!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会接受面对,隐忍生活赐予你的所有残忍。
第二种,胆小懦弱,做人做事无底线,自私自利,永远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遇见危险,他会是第一个想要逃跑的人,遇到困难,他会是第一个不想面对的人。换言之,他扮演生活中的“弱者”,他希望躲在自己的安全区,让比他强大的人给予他力量和关怀,他太过自我。
说真的,我不愿自己成为这样的一类人,我希望,在我能选择的时候,我一定会选择前者,做一个生活中的智者,或许会遍体鳞伤,但我想把荆棘丛生的路,走出万丈光芒来。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为你的选择买单,你有权选择懦弱,别人亦有权选择不干涉。
3 为了值得拥有更好的
我还记得在在欢乐颂2里蒋欣饰演的樊胜美说的一句话:“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选择读书,不是想成为那个父母引以为傲的乖乖女,不是想成为那些久远的年代里人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只是为了成为这个时代的自己,让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
这条路,注定不被他人所理解,注定孤注一掷,但我不怕,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力量。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因为你从不曾理解我为了什么而读书。
因为我没考上你们眼中的重点大学,因为我一次次的失败,在你们眼里,我就是一个loser.
我很感谢这些质疑的声音,让我再次看清楚自己的处境,让我更加清楚努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