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寿光境内流行巫术,城乡间扶乩问卜之风日益兴盛。
却说这年,时逢十月朔日之夜,县城里有张姓人家设了祭案。众人相围而坐,正扶乩以卜吉凶。诸生正玩的兴起,忽听梁檩间窸窣有声。仰视时,见一红衣女子飘然落下,立于乩盘之中。诸生甚是惊愕,遂问其名姓。答曰:小女名若霞,一十九岁,死于兵乱,生前曾为广陵妓。诸生愈发惊奇,内心惴惴不安。再看若霞,盘发束髻,青襟赤裳,素带霞披,体态轻盈,宛如月娥下凡。于是,诸生恐惧感渐消,问其有何擅长。对曰:通韵律,工弦乐,且能成诗。座上有通音律者,姓赵,名懿训。于是,赵生击鼓为乐,然后邀若霞指点品评。若霞一番言语,句句在理,并言及古人弦乐指法,深得拢捻拨挑之妙,无不令诸生折服。
在座有一书生,名真儿。此人十八九岁年纪,面相白净,才思聪敏,善于成诗。众人遂撮合二人对诗,并效仿古人,刻烛一寸为记时。其间,或限韵,或限题,二人之句各有千秋,珠联壁合,一时难分高下。真儿之诗,若霞皆依韵和之,且烛燃未尽。细品若霞之诗,更是凄婉动人,似寒风萧萧,蚀魂透骨。又如楚楚丽人,风姿绰约,如此诗句,终不似凡间之物。
不觉间,鸡鸣声起,若霞面露惊惧之色,遂起身告辞。并约定十月望日,邀真儿至懿训斋中相见。
却说这真儿,自此后,仿佛诗境大开。于是终日游于野,得佳句若干,且歌且吟,甚是得意。未料相会之期,却天降大雪,连日不绝。可怜书生弱躯,终因困于风雪而未能成行。于是,提笔书写绝句五首,托人送往。待天晴之日,真儿亲往懿训处,方知若霞亦有诗相赠。开卷观之,但见隽秀之笔,皆依其原韵,成诗五章。其中,有两章绝佳。
首章云:自比当年杜十娘,谁怜细腻旧风光。不堪飘逐凄风里,委地琼花恨更长。
四章云:朔风动地素光寒,雪拥长途道更难。安道门前人迹少,落花飞絮自漫漫。
品读此诗,若霞悲戚身世跃然纸上。诗卷末,留言曰:妾身生前不幸堕平康巷中,又遭非命死,游魂若风絮,飘忽不定,尔来四十余年矣。今遇君,方显姓氏于人间,是三生缘也。请君为妾作传,以慰游魂。
真儿读罢,感慨万端。后凝神执笔,以俪体成文,须臾乃成。观阅其文,虽不惊天地,足以泣鬼神。谨尊若霞嘱托,留于懿训斋上,至暮方归。
其后数日,终无音讯。却说这天,时逢冬月癸酉日,真儿于书房独坐。因是午后,瞑瞑中已有睡意。恍惚间,忽见一女子立于室内,而门窗皆闭无声。来人正是若霞。真儿始料未及,又惊又喜。未等真儿张嘴,若霞便开口道谢:君为作传,奖饰有过,妾身愧感万分,今日与君辞别,后会良难。
言毕,倏忽不见,自此再未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