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寄宿制学校前景会更光明

                                   重庆农村寄宿制学校前景会更光明



       直到2008年秋季,一座可容纳200多人的学生宿舍正式投入使用,困扰老师和家长们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而近些年来,学校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住宿条件加以改善——一家公司常年免费为住校生提供生活用品、学校不时请来武警战士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军训特别是内务整理的培训,每层楼都修建了淋浴室,学生在冬天也可以洗热水澡……(1月17日 重庆日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解决偏远农村校舍建设,被提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一个重要议程上,这也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更是把“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落到实处的表现。依笔者之见,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家长文化普遍不高,如何开展偏远地区教育,提高孩子们的素质,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当地政府的头等民生大事。解决武隆土地乡中心校的学生宿舍,满足学生的寄宿问题,符合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目标,这也是不断创新形式,树立“民生为重、民生为本”的思想,其决策背后,蕴含着民为本、民为先执政理念。

    其次,民生实事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广泛、充分地听取民声、了解民意、知晓民情,实施偏远地区教育的民生工程,最主要的是为偏远农村经济创造造血功能,这样才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有了学生宿舍,使大部分离校较远的农村孩子的读书问题得以解决,而随之新建成的教师周转房,更让教师们在教书育人之余再无后顾之忧,实现了“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更多群众”的效应。

      最后,要从根本上改变偏远地区教育目前的现状,还必须要转变整个社会观念,政府部门应统筹兼顾,动用专项财政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吸收社会资本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等方式参与,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都读好书。

      随着新一轮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生态移民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大,我们相信未来武隆县农村学校的前景、整个重庆农村学校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文/乔建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陆续有身边的人,包括一些后台的朋友给我安利《前任3》这部电影。 于是我临时起意,去看了这部计划外的电影。 今...
    仲先生_阅读 1,060评论 0 1
  • Tart底托,全奶味的小点心。 空心小法棍,内藏鹰嘴豆泥,上洒皮蛋粉末。创意惊艳。 焦糖化洋葱,内包“鞑靼鹿肉”(...
    是介波阅读 432评论 0 1
  • 11月21号的今天,很荣幸地收到了来自微信运营团队发给我的一条邀请原创的信息。 当我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我的心情还...
    增长研究观阅读 3,38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