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开“被困在永恒的当下”的人生枷锁

文/ Q小娜    爱跑步  喜写作  存温情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感悟2


01  写在前言

 你的人生最沉重的枷锁是什么?

 我必须承认,这是我今天阅读的兴奋点。

第四天了,我依旧随心,看了自己当天最想阅读的章节。

“被困在永恒的当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02  沉重的枷锁VS安全感的舍弃

 李笑来老师一针见血,开篇就指出: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很难做到“全面深入地思考”。

因为我们总是“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对“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感到非常害怕,所以轻易“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没错,恰如其分,这就是你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锁。

 为了把这枷锁卸重甚至把它打开,我们要先寻得生活的根基,即“活在未来”。

 按照笑来老师在书中提到的观点,这时候的我们需要“对未来做预测”,然后按照自己的预测去行动、选择、思考,提前为未来做准备。

 这时候,如果我们真的去做准备了,那么很可能出现的窘境就是:对未来的预测不准确!

 这样一来,一旦我们发现,现实与自己所预测的样子完全不同,心中就会产生疑虑与不安情绪,也就是缺乏安全感。

 话及于此,正是作者提到的安全配置: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而这样的结果只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要想解决,就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001 安全感是个问题

 生而为人,我们多少都会少点安全感。

 从进化的角度出发,作者说人类之所以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可以存活,在某种程度上还得益于这种不安全感。

换句话说,我们骨子里就是缺乏安全感的。

 这本应该成为一种优秀基因,但是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却成了累赘与负担。

 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已经很丰富了。

在当下社会,如果你不太懒,不难做到衣食无忧。

 尤其是在中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个观点与吴军博士《见识》这本书中也多次强调。

 所以,我们是没有理由去害怕的。

如果你短时间内实在无法说服自己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么笑来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放弃部分安全感。

 既然我们解决不了,那么就干脆放下。

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去做其它事情。

 002 与“缺乏安全感”同存

 走出小我,怀抱更大的世界。

这是我对作者这一章节所做的总结。

 我们要自我成长,就必须有所进步;而要进步,就只能放弃部分安全感。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让自己从狭隘的小空间中解放出来,然后再把自己投放到更广大的世界里面去。

 要试着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力总有穷尽的时候,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靠意志力也是无法抵达的。

这时候只能放低姿态,学会去与它和平共处,并且从心底里去接受它。

 其实,作者的观点也很容易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放下,不再纠结,浪费自己的时间。

 我们从投入产出的层面来分析一下。

当一个问题出现,很长时间也无法解决,这时候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就不再有意义,你所有的坚持只能成为“笑话”,沉没成本已然太高!

你的投入永远不再有产出,这时候,选择放弃,是最明智的!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条单行道,条条大路通罗马。

 想让自己不再“被困永恒的当下”,你要学会与“缺乏安全感”同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