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世间注定大多数人是平淡无奇,是碌碌无为的。
小时候总想仗剑走天涯,长大后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不如意,任何想要的美好都需要资源去交换。幸运的是,只要活着就有改变,从内而外的改变。
先分享一个实验,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学哈佛所做的心理学研究实验。具体内容是挑选一些从来没单独跟女生出去约会的内向直男,然后让他们分别待在一个孤立的房间。房间里有一位年龄相仿的女士,实验要求女士有意地装做对男的特别感兴趣。前提是男人不知道女士的心思,就这样,男士面对女士的讨好,是高谈阔论十二分钟。随后再进来一位女士,继续以同样的方式跟这个男人继续聊。一直这样循环6次后,再选派一些没有要求的女士来聊六次,实验结果发现后六次的效果并不比前六次差,此外在后来的半年内,这些内向直男变得不那么内向了,有的甚至开始约会成家了。
实验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是区分不开现实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差别。就如同我们此刻思考眼前是一只大象,脑海有相应的形象,如果我们再找来一只大象就相当于完成想象与现实的结合。在实验中的那些男人,刚开始真的以为自己的魅力值加强,然后行为自然就跟上去。当经历过六个女士的赞扬后,自然在接下来与女士会面过程中就不那么自卑,内向了。
这就是典型的,我们塑造行为,行为反过来塑造我们自己。因此这也就揭示出,光有态度的改变是不行的,必须行为要跟上,否则最终什么也不会发生。例如我只是在脑海里想上述内容,不写出来,本质上根本不算真正的改变是。
脑海想起数月前在宿舍跟班级同学聊天如何搭讪妹子时,建议其先找5个女孩问路。找女孩问路,其实就跟这个实验差不多,因为问路,一般女孩都会给你指明一下或者说一下。这在无形中就会增加自信,魅力度,行为反馈到大脑,以为自己真的魅力无限,从而激发更大的自信,从而再接下来的重点搭讪中,自然就实力大增。就如同一个正反馈,你做一件事从中获得了快乐,接下来你再继续做,自然就充满动力和勇气,并且能够做的很好。
心理学上将生活分成三部分,舒适区,拉伸区,恐慌区。舒适区就是那些我们做起来很顺手非常容易的事情,就相当于结成的冰一样,不会让我们发生改变。拉伸区就如同我们学习一门新技能,循序渐进的理解一门复杂学科的知识等。恐慌区,那就是废水了,就好比让一个从未接触英语的人去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总而言之,唯有待在拉伸区才能持续不断的改变和进步。
如何待在拉伸区和改变?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待在拉伸区,就必须要做难一点的事情。我们在这总有一个误区,以为必须要更自律才可以赢得更美好的生活。但请想一下,你每天的刷牙,需要强大的自律吗?每天你都是充满精力的起床,然后像吹响凯歌号角那样去做刷牙这件小事吗?当然不是,我们大部分人是睡醒之后,昏昏沉沉刷牙,洗脸到最终的清醒。另外那些我们看起来极其自律精神的牛人,其实就是生活习惯好罢了。就如同曾经非常火爆的,我们养成习惯,习惯反过来塑造我们自己。因此拉伸区,说白了就是一种新的习惯,新的任务挑战。
解决改变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好习惯,拥有例行公事,能在精确的时间不受打扰地做一件最具体的事情,这事情能一直坚持不被打破。拿我们所熟知的牛人为例,贝多芬,莫扎特,牛顿,海明威等人,这些创造大师,都是有固定不被打扰的习惯。就好比我崇拜的偶像吴晓波,每周都有两天雷打不动的写作时间,每周固定写两篇稿子。注意一下,必须是固定时间,固定任务量。就好比写作,八点到十点之间,就是写作,别的什么也不关心也不做。灵感的来源在于你长时间沉浸在所思考的事物中。就好比阿基米德的水浮定律,说白了,就是他不分昼夜地阅读相关知识,然后沉浸在这个思考里面,然后想法出现后,进行评估,最终得出解决方案、
建立好习惯例行公事,一定要牢记一点不能多。按照成熟的心理学理论是21天养成一个习惯,那么普通人至少要花三十天。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贪多,每三十天只能养成一个习惯。因为人的自律是有限的,无论是谁,都必须承认习惯的获得是需要一定的自律能力的。当你贪多,想瞬间改变自己,其实是不可能的。你唯有建立固有的行为模式,脑海里的神经通路才会链接的更紧密,自然也就会悄悄改变。
所有上述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必须相信,脑海里的神经通路是在不断成长的。就好比我们技能的获得,说白了就是脑海里那条神经通路足够的强大到足以维持很长时间。那些我们忘记的知识和经验,只能说明神经通路的消失。因此要想改变,就必须从行动上坚持习惯,例行公事。
拿我自身来讲,大学时候,文字功底特别差,常常被宿舍哥们嘲笑,说是语文没学好。等我上研究生以后,我就想改变一下,至少让文字能够表达内心的想法,至于好不好暂且不管。如今我几乎每天都写上一篇大概1500字的稿子。在日久积累的数月里,自我感觉表达的越来越顺畅,越来越能精准把控所要传递的意思。当然欠缺的还有很多,好比整体文章的逻辑,章节,结构等。
现在的我,认为那是挑战,是成长的契机,再直白一点,就是表达,就是将心里所想的写出来而已。我写文章发布,并不是为了求得认同,而是希望自己能被了解。对我的成长,多一份清晰的把控。毕竟在这个多元价值观的世界,每一种想法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文章的最后,祝愿身边的所有人都能万事如意。看此文的人,都能在新年心想事成,能多一份了解这个世界,对未来多一份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