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天,天气热的可以,傍晚时分,吃过晚饭,来到时常散步的河边,路上已有许多人在走路。
傍晚的河边,一列整齐的高耸的水杉立着,特别喜欢水杉的叶子,在清晓,透过水杉叶,阳光显得格柔和,斑驳点点。
水杉过去是一排晚樱,长得一般高,人走过,刚好过头顶,春季晚樱花开的季节,真是美呆了,双重的花瓣看起来显得格外华美,雨后的樱花看了让人着急,真怕她掉下树来,忍不住想给她搭个支架。可花开花落,春去夏来,在晚春的一个早晨,花瓣落在路面、落在了书带草上。记得当时有感,写下这么一句:
春犹在,春还走,春来春去催人老,只是容颜改,心作少年狂。
还写了一首词:
昨曰风吹雨翻过,地上落红无数。
花开花落借春苦,匆匆又是夏去。
天说道,尔且住。不知菡萏期误。
都道闲愁,就玉池琼瑶,转身不语,人惹娥媚妒。
终是盛夏来临,眼下绿树成荫,夕阳落在房子的那边,心有些燥,可却有“知了,知了”的声音此起佊伏,这些个先知呀,到底懂了什么,如此高歌?
在晚樱的树下,有三男一女在捉知了。一个女的五十光景,微胖卷发,穿着红色花裙子,手上提着一个大的网格袋子,里面有不下三十个知了了。
二个男子三十左右,其中一个头转来转去,在树枝上找知了,另一个拿着一根长竿,竿子头上带着绿色的看起来像口香糖一样的一团,看到知了,就轻手轻脚地走过去,两手抓着竿子,用那绿色的那团一粘,就粘住一个知了,然后用手一捉,转过身来,把知了交给红裙子女士,放进了大网格袋里,看他们的关系,像是母子。
另一个男士,也有五十多岁了,跟女士站在一起,看两人说话的情形知是夫妻。那男士手里提着一只小网格袋子,袋子里已经装满了知了,袋子里的知了,依如树上的知了一样,高歌着“知了,知了”声。
好奇他们为何抓如此多的蝉,难道是为了吃?红衣女士说是入药,作药引子。做什么病的药引子呢?红衣女士就闭口不说了,再问还是不说。一个事没有答案,可真叫人不落胃,还是请度娘吧。
想起小时侯拿着塑料袋去树上找知了壳,只因为听老人说,知了壳是中药能卖钱。虽然每年都会积攒一些知了壳,但没有人来村子里收。可年年会去攒上一些壳,说不定收壳的人真来了,得上几个钱,也算给家里作了贡献,算是有用的人了。
看着这满袋子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知了”,真不知道它们是真“知了”眼下它们的处境,在哀号它们的不幸?还是在通知同伴当心,敌人来了,赶紧做好逃命的准备。可看着它们的同伴在接下来一个一个束手待命而依然高歌“知了”,我想它们的先知也许就是无知,它们的沟通也不尽如蝉意。
小儿幼时读《唐诗三百首》,第一首便是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句诗便是一副画,一首诗就是一组画。随着诗意描绘出想像中的那个景,小儿听的如痴如醉,不一会就能熟练背出,缠着我还要再来一首。
时光匆匆,小儿渐渐长大,已经独立,勿用再伴左右。我也只能借着这蝉言蝉语来惦记那个已杳然远去的时光,好怀念啊!
注:知了的药用
金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蝉蜕作为传统中药成分,具有抗菌、祛寒、镇惊、利尿的功能。鲜嫩的金蝉若虫和成虫,特别是若虫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蝉全身都是蛋白质,没有脂肪,营养价值很高。
知了有补肾、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遗尿、肠炎、声音嘶哑等病症.且壳是一种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