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让人叹为观止


男子自建四合院 雕龙画栋羡煞房奴 253

黄小明,东阳木雕艺人。在工艺美术之乡的沃土上生长的他,自小受着来自竹编艺人父亲的匠艺精神的熏陶,在年少气盛时选择凝下心来,走上了一条雕刀在双手间翻腾游走的匠人之路。人生行至不惑之年,他耗时3余载以木雕技艺打造了一件人生大作——个木园。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父手中放不下竹篾,天真无邪的稚子却已执起一把雕刀。秋水盈盈,桂子香漫,祖孙三代在这座散发着古朴原木气息的家中,静默又喧闹地诉说着关于一脉相承的匠人故事。

黄小明自16岁开始学习传统东阳木雕,3年拜师学艺,而后赴浙江工艺美术学校学习。白驹过隙,35年间,他的双手不知曾与多少种树木相触碰,他手中的雕刀不知变换过多少种姿态,作品从最基础的梅花到形形色色的花鸟走兽,从复制故宫乾隆皇帝的蟠龙宝座,再至以古法营造个木园,他从未停止找寻和雕刻,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记录木雕艺术留给这个时代的印记。
从艺30多年来,黄小明始终怀揣一颗猎奇之心,时常以双脚去丈量土地来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同时他对作品的要求几近苛刻,事无巨细都要求完美。这大抵是受了他父亲的影响,父亲自10岁起从事竹编,如今他在某日清晨醒来还会看见94岁的老父在劈竹子。父亲那份恪守内心的匠人之气似乎一直流淌于他的血液之中,不会被时间抹去,而是在薪火相传中不断地升腾。如今,他5岁的儿子已识得许多门窗上的文人风物,拿起雕刀的样子甚是有模有样呢。
东阳木雕最初来源于建筑,黄小明抱着让木雕艺术回归于建筑的初衷,于2010年着手建造个木园。他访遍民间能人,请来了70多岁的老工匠“挑大梁”,向老师傅学习古法技艺。十三间的四合院,全以榫卯结构相连接,光是寻找89根原木立柱就花了一年多时间。而雕花楼的门、窗、牛腿、雀替等每一个构建都精雕细琢,匠心独具,他毕生所修的技艺在这座融古贯今的宅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个木园原先是一片竹林,黄小明后来辟了南北两侧来建造宅院,保留了东西两侧的竹园,其父一生离不开竹,这亦是取名个木园的深意所在。个木园除了迷人得眼花缭乱的雕栏画栋,还有一座清时金碧辉煌的古戏台,它正对着宅院的中堂,古韵幽香。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莲花雨接的巧妙设计不仅让屋檐上的雨水顺利排出,亦不失为院落的增色手笔。秋日暖阳和煦,约上三五老友,抑或同家人一起,抚琴品茗听戏,再一同采拮金灿灿的柿子,实乃一幅诗酒田园写意画。

匠心为魂,家为载体,种种工艺才得以在时间的洪流里传演不息。古往今来,手艺人们一颗专注创作、琢艺不止的初心不变,一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不改,才让器物着了生命与艺术的魂魄,历久弥新。黄小明说,木头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这份传承之意,则是拉近了时代与时代的距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我们怀念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缩小痛苦,放大幸福,所以在记忆中都是美好的,所以我们总是热衷于怀念过去,怀念那些一无...
    MollyEVe阅读 261评论 0 0
  • 初始命令安装:略启动:设置偏好——>开启服务设置密码: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n...
    桀骜不驯的喵阅读 68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