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336)|特征:字形扁|硬笔临小楷-每日精进

经典小楷赏析

“泥”字选自文征明·《后赤壁赋》,选句为“(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被贬黄州,分别于秋、冬二季泛舟夜游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文徵明极为喜爱《赤壁赋》,一生之中曾以不同笔法多次书写。选帖为小楷,书于嘉靖三十年,文征明八十二岁,笔力劲健,结体平稳,笔画之间疏朗有致,使人感到整体谨严而局部活泼。

欣赏《后赤壁赋》中的泥:

泥在选字中是个扁字,主要是部首匕,乚在右方对外的拖尾,将字拉宽。

氵的看点,是末点之锋遥指首点之驻,清晰看出最后挑笔的笔锋指向,指向首点的末端。尼的笔画,不多,但是等距森严,最后的挑勾极度内敛而不张扬。

换个视野瞧一瞧

  • 区别①:前文讲了,泥手写楷书是个扁字。

  • 区别②:同上,扁的原因就是匕的乚,必须写在字主体之外,将字拉宽拉扁。

  • 区别③:氵,第一要收敛,不可像宋体字那么大,第二是每个点的变化和指向。

看得明白,写得轻松

掌握好三个视角(形体、结构、姿态),书写进入新层次。

形体(整体视野)

  • 左右视角——两平:氵参与的字,两平居多。

结构(细节观察)

  • 等距——横笔等距:不仔细看不明显,部首尼一个五个等距,最上方扁口为一个等距。

  • 等距——竖笔等距:竖笔等距,也容易忽略,从辅助线可以看出古人对立法的尊重和行笔的功力。

常用部首

  • 氵:末点之锋遥指首点之,摘自《黄自元九十二法》,前文提到,最后的挑笔在楷书中,一定要指向首点的末端。

行笔与字心指向

  • 氵:主体上下对称,注意第二个点在横中线(水平线)上面。

  • 横折+横:因为右方占地多的原因,遥指偏离字心。

  • 竖撇:基本上下对称,与字心呈一定夹角。

  • 匕:撇笔,起笔在横中线上,竖笔右方略偏离字心。

用构图的理论确定字心,理解字心与笔画的呼应关系。但是写字不是美术,行笔过程不能思考,也不应该思考,是自然流露的过程,看和写不可混淆。

科学欣赏,科学练习

练字前的准备工作是看得懂,如果期待再上层楼,需要刻意练习。

模板共享:公众号回复——云盘

“每日一字”的单字模板(001-365)已经全部更新完毕,下载后直接打印。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一个字,大约练习30个字,书写会有飞跃。

练字体会:

  • 氵:注意第二个点比第一个点略平,略外下笔。

  • 尼:书写注意横笔和竖笔的等距,难度不大,只要等距控制好了,字形保持的比较规整,最后的挑勾,尽量内敛,有个稍稍的顿笔,然后轻挑为宜。

练字与写字:练字的目标是达到酷似逼真;写字的目标是流畅自然。练字通过酷似、逼真来提高眼力和手力,而写字是通过流畅和自然来表达审美和学识。

历史信息:
稱【称繁体】(335)|特征:两平
餐(334)|特征:中间伸展
少(333)|特征:竖笔居正
修(332)|特征:两平
乹【乾碑帖】(331)|特征:左斜右正

开心练字,希望您每天都有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酷夏,热的不想说话。 店里的空调在闲置了一个冬天之后再次让人们想起了它的存在。老板找出了空调的遥控机,对着空调内机...
    单车技师阅读 1,501评论 0 0
  • 明月几时有?日出到日落。
    茶玉无双阅读 1,57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