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学生,意味着你步入社会仅有三四年时光。而身为大一的我特别好奇公司是怎么面试的,工资多少,发展空间怎么样,是不是只要努力奋斗就很快就能拿高薪,职位也很快提上去。
前几天我和一群有激情有梦想的小伙伴到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聚集地,装作大四学生开启了我们的“应聘之旅”。七八个人每人应聘三四家教育培训机构。总得大概就有20多家培训机构。
我和其中一位小伙伴一起去了两家教育培育机构。第一站是一个练字速成的培训机构。进去之前,先在该机构前拍了张合影留下一个纪念。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先了解了该机构的基本信息,又想了一下待会面试时可能会提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了答案。带着忐忑的心情敲了三下门就走了进去,一进门就看到一位老师坐在一张灰白的桌子前看资料,她后面站着另一位老师在练习板书,一笔一划极其工整。“您好,我们是来自×××学校的毕业生来您这应聘”一句话就开始了我们的面试。“你们来这干什么的?”我当时就懵了。难道我表达的不清楚,我不是说来应聘的吗?“你们来这的目的是什么,是在这学习并当老师,还是仅仅为了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我马上讲到是来应聘老师。当谈到工资问题时,她说了两种方案。一种是每天60-70元,另一种是“换工”,一开始没工资但可以免费学习。两种都不包吃住。“什么,一个本科生一个月2000都不到,也不包吃住,人家初中没毕业的打工都5000+。”我在心里想到。接下来又讲到刚开始就是只能从底层做起,找发发传单。我的心一下子冰凉冰凉的,是个人都会做好吗,这不是大材小用吗,暗地里想。当我问到几年的时间才能上深一个层次。说白了就是,我的工资多少年才能往上涨一个层次。她也只是迂回的讲到看个人能力。一个人能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你才能拥有多大的财富。最后一个问题“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区别吗?工资待遇会更好吗?”她只是笑笑说“没区别,只看个人能力”。第二家,初高中五科培训班。也是谈到从底层做起,工资看个人能力,能力高工资就高,总之工资多少语焉不详。
和七八个伙伴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应聘结果。发现一些共同点。工资2000左右,不包吃住;从底层做起,发发传单;研究生和本科生没多大区别,甚至不要研究生,只看能力、经验;注重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其中一些机构也表明发传单宁愿选那些老大妈们也不愿选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太把自己当回事,脸皮薄,说一两句就受不了。什么,我们连老大妈都比不上,太打击人了。工资 2000元左右,不包吃住,岂不会饿死,毕业后都养活不了自己,难道还要向家长要钱?!
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面试是很正规的,面试官端端正正,身穿西装,打领带。结果发现面试居然那么随意。我也以为公司里面都是专人专事,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原来只有那些大公司招聘才是这样。而且我一直以为面试官会问在学校的表现,奖学金的获取,四六级分数,是不是学生会干部等,结果什么都没问,他们根本不注重这些。他们只是提到两点。能力,能力,能力;经验,经验,经验。
为了毕业后不再是工资 2000,养不活自己,为了不让自己挤人才市场,为了实现梦想,过好的生活,就从大学开始,把自己成社会人士,以社会人士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让自己一毕业不是菜鸟,让自己有能力有经验,让自己脱颖而出。
你是想成为下面哪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