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生涯决策占据重要的成功地位。
彼得森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重点关注在生涯问题解决和决策中,大脑如何接收、编码、储存和利用信息与知识,强调生涯问题解决是一个认知的过程。CIP理论的基本框架为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主要分为知识领域、决策领域和执行处理领域。知识领域包括2部分:职业知识和自我知识;基本的决策能力和方式分为5个步骤(简称CASVE循环):沟通、分析、综合、评估和执行;执行领域主要成分为元认知(过程内隐而且个性化)。
CASVE循环模型中,沟通主要任务是识别问题的存在,这是意识到我要做一个选择的阶段;分析是考虑各种可能性,是了解我自己和我的选择的阶段;综合是形成方案,是扩大及缩小我的选择清单的阶段,通过发散思维扩展以量取胜,聚合思维细密思考修剪或删除以质取胜;评估是方案的排序,此阶段可能会经历下决定的后悔期;执行是采取行动和解决问题,这是实施我的选择的阶段。模型最关键的3个阶段是沟通C、评估V和执行E。
克朗伯兹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经验会很大程度影响行为表现,学习经验包括了对环境中强化事件的行为接触和认知分析。社会学习的生涯观主要观点为:人必须扩展能力和兴趣,生涯决定不能仅仅基于现存的特质;各行业的工作内容并非一成不变,人必须随时培养职业应变能力;必须鼓舞人采取行动,而不是坐等诊断结果。
幸运绝非偶然,偶然是一种机缘。面对无法避免的偶然事件,应规划偶发事件(指不排斥)、培养抓住机会的技巧(运用好奇、坚持、弹性、乐观和冒险的特质抓住机缘)和对难以决定抱持包容的态度。
社会生涯认知理论(SCCT)源于班杜拉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整合,动态的揭示了人们如何形成职业兴趣,做出职业选择并且获得不同的绩效。SCCT兴趣模型强调经验和认知因素对职业兴趣的影响,与活动相关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会对兴趣形成产生重要和直接的影响。环境因素对选择影响2个途径:通过影响人将兴趣转化为目标、将目标转化职业选择行为的动力;直接影响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SCCT强调个人与环境动态的具体特征。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个人目标是SCCT的基石,自我效能是核心,通常影响它的因素有自身的成败经历、观察到的别人的经历和言语的鼓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