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大部分人对于我的文章也只是看看而已,真正做的早已经有成果了吧。
上次我们讲过了社群的类型以及各种社群的主要变现方式,本篇我们就说一说社群的引流以及变现的小技巧。
我们先说引流:
其实大家说起来引流都想到就是免费的、裂变的、鸡贼的,今天我作为一个过来人,郑重的告诉各位,真正赚大钱的,流量都是花钱买的,只是每一笔钱花的都恰到好处。引流,一定是要在数量和精准这两者之间找一个最优点,这个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产品而定。
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能日吸粉丝几千上万,这种粉丝来了就会变成死粉,你要来干什么?
社群的引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5种,这5种也是测试过后有效的引流方式:
1、内容引流
这个引流就不用多说了,肯定是写内容然后发布到线上、线下各个平台上来引流,写作方法一般可以这样:
A、写半篇文章,后半篇让读者到你的平台上来看,达到引流的效果,这样来的读者非常精准,愿意到另外一个地方看你的后半篇,你说该有多需要你的内容。
B、写两篇文章,第二篇是第一篇的高级版,引读者到你的平台上来看第二篇文章,效果同上。
C、写两篇文章,一篇是故事形式,比如成功案例,包括赚钱、治病都可以,第二篇是讲方法,引到你的平台上来。
2、地推引流
地推一般人流都是非常精准的,虽然比较累,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还在做地推,因为地推确实有用,比如芒果哥有一个自营的线下少儿教育机构,叫做一加教育,都是通过地推招满学员的,你只需要到潜在客户出现的地方,推广你产品,不怕辛苦,脸皮厚一点,效果肯定是有的。
3、网络引流
之前写过了全网99个引流渠道,其实你不用多,用好一种免费引流渠道+一种付费引流渠道,就可以让你赚的盆满钵满了。
4、会员裂变
流量一种是由外而内的,就比如引流的所有方式,还有一种就是由内而外的,这种就属于裂变,是由现有的会员产生裂变,或者带人进来。
会员裂变的原理很简单,记得我之前讲过,我们做营销的诉求不外乎就是,要么要人,要么要钱,那么对于客户来说,想要获得我有价值的产品,那么要么就是花钱购买,要么就是推荐分享,拉人来抵消花钱。
现在工具已经非常多了,以做任务、攒积分等方式,来换取有价值的产品,我曾经用游戏化的方式,使用工具,帮助美赞臣攒粉30万,当月增收4000万,有意思的是,我线下师徒班里有一个做母婴用品公众号的学员,原封不动的套用这个模式,就是产品和赠品换了一下,最后他的粉丝3天提升了40%。
5、挖角引流
挖角引流其实就是关键词拦截,其实原理也非常简单,比如百度竞价你打竞争对手的关键词啦,公众号批量注册竞争对手名字的号了,或者qq群批量注册品类关键次,占qq群关键词搜索前三页,前两种果哥没有用,最后一种我花了3500元,建立了一套qq群,现在每天固定带来精准流量30名左右,每天固定成交学员1-2人,每月这种被动收入也达到了20万左右,后续准备布局更多的类似的渠道。
以上5中引流的方式,是经过我测试最有用的方式,也是我现在正在使用的方式,同时这5种引流方式可以不花钱,也可以花些钱省点精力和时间,比如同样一篇文章,你可以发布在免费的平台上,也可以花钱投稿,带来更多精准流量。
下面我再说说变现的一个有用的技巧:
这个技巧就是一句话:当你看到一个产品的时候,就要想到如何用讲课的形式把他讲出来。
当你能够想到如何讲课,那么你可以通过开免费公开课的形式,或者软文的形式,或者录制语音或者视频的形式来卖货。
我有一个朋友是治疗痛风的医生,他就是这么做的,你主要的产品是卖一款治疗痛风的药,所以他就要想如何用讲课的形式来讲解痛风,模式框架就按照如下,如果你的产品类似的话,那就按照这个框架来吧,照着做就ok了:
1、免费课程分四块:
痛风的症状(植入讲痛风可以预防)
痛风的疗法(植入讲其他药方的副作用)
痛风的起因(植入讲其他药方难治本的原因)
痛风的止痛(露两手按摩技法,能立刻止痛的那种)
痛风的药方(后台留地址、电话、姓名即用平邮寄宣传品)
2、付费产品分这几块:
痛风药物年疗程2888元,送痛风万用药箱。
买了药可以参加痛风高级讲座,内容如下:
痛风的案例(让老中医治愈患者们,各说段感谢之辞);
痛风的诊断(讲如何根据症状诊断痛风类型对症下药);
痛风的治疗(讲治疗痛风的按摩与针灸方法,并送带若干盒产品的药箱辅助治疗);
痛风的禁忌(每月在线诊断,根据痛风症状,调整产品剂量,顺便更新辅助食谱)。
以上部分力求真实,不是找托或者假药,虽然做网络营销套路多,但是我们也不能逾越做人的最低底线,特别是人命关天,治不好病浪费了病人的感情,治坏了危及病人生命,这种事情作为芒果哥的观众,一定不允许干的,方法可以借鉴,一定要货真价实。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引流的5种方法,以及变现的一个小的技巧。
那么在所有的营销过程中,最终落地的技能是--文案,所以说文案是营销的基本功一点不为过,那么如何写一个好的软文、营销文案、成交文案呢?敬请期待。。。
阅读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ef218550102x4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