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18  《我们仨》读后感

与此书相遇,是有一次逛书店,在高高的书架上看见杨绛的名字便取下翻阅,立刻对钱钟书的手写诗稿深深吸引。

绢绢字体,营营小楷,飘逸洒脱又工整有序。钱老的书法配杨先生的文章,珠联璧合,真可谓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一对璧人。

回到《我们仨》。杨绛先生用了非常梦幻的写法,追忆一家三口欢聚的场景。用一个“万里长梦”形容那段极珍贵、极美好的时光,就像做了一场美梦。当梦醒来时,物是人非,最亲的人都离自己而去,与他们的相见只能再回到那个梦里。

作者用的都是极平凡、极普通的字句,记录着三人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一个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和美家庭,只有一个希望一生能相伴相守的简单愿望,都不能实现。过早地被分隔在两个世界。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看似平平淡淡的几句话,没有哭天抢地的嚎啕、呜呼,但每一句都戳中泪点,直入人心。

看完这本书,不仅赞叹钱老和杨绛先生的才华,还有他们优秀的女儿。更感叹他们无坚不摧、坚守一生的完美爱情。

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大字报满天飞的动乱时期,他们在苦中取乐、泪中含笑,顽强地面对一切共度难关。

正所谓“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近来心情越发的平静,想找部片子来刺激刺激心脏。想起某日好友曾推...
    哈利路亚ooo7阅读 3,098评论 0 0
  • 步入大学,离开了那个温馨的家庭,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18岁,让我懂得很多,我们不应该有自己的...
    知在红楼第几层阅读 149评论 0 0
  • 现在正坐在综教c306的倒数第二排靠窗,旁边超哥依旧在看着不知道是小说还是新闻,旁边的旁边彪哥已经趴桌子上睡着了,...
    七加四加十四阅读 190评论 0 0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已经读完了前三章,有几个点还是触动了我。 第一章里提到了三叶草模型,要想过快乐而有成效的一生...
    新起点新成长阅读 5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