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常说钙铁锌硒维生素,是时候把“镁”捧上天啦!

如果你时不时感到焦虑(大多数人都有吧),

那是你的身体告诉你体内缺少

如果你有咖啡依赖症,那你的身体缺少

运动期间肌肉筋挛或颤抖,那你的身体缺少

离不开甜食,离不开糖?还是因为身体缺少

……

某天运动后,被朋友说手抖的厉害肯定是缺少

啥? 缺镁。听说过缺钙、缺锌、缺各类维生素,偏偏镁在我这儿没什么概念。就连各种药店里,想找到单独的镁片都压根买不到。于是开始各种对镁的研究。而且越研究才愈发觉得镁元素十分重要!所以是时候聊聊镁元素了!

如果说钙元素是被牛奶商捧上天的,那存于在绿叶菜里面最多的且我们偏偏很缺的镁元素,没有菜农出来捧,那只能我出来捧啦!它才是现代人最容易缺、缺起来最要命的那个…它才是该被捧上天的那个…

作为一种矿物质元素,镁在人体内量少但作用不小,它就像引擎里面的化学燃料,让人时刻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另外,镁也在超过300种不同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辅助酶系统来调节我们体内的生化反应,包括合成蛋白质,调节神经和肌肉张力,控制血糖水平和激素水平。

特别是女生,从激素分泌到甲状腺素维稳,再到胰岛素控制,这些维持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基本功能的运作都离不开镁。另外,摄入足够的镁元素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痛经是因为子宫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镁有助于放松子宫内的肌肉),改善焦虑,提高睡眠质量和缓解头痛。


那我们为什么会缺镁呢?因为“现代化工农业”

谷物被大幅精炼——作为人们主食的大米白面里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镁;那么粗粮呢?问题是植酸会阻碍我们对镁的吸收;另外,粗粮中不可发酵的纤维也会抑制镁的吸收。

甘蔗被大幅提纯——让现代人疯狂的白糖里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镁。

饮用水被大幅过滤——可惜了里面极好的镁含量。

人们还经常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从而让胰岛素飙升,加速体内镁的流失。

人们吃下各种会导致慢性炎症的非人类食物——让免疫系统天天过载,体内的镁更是越来越少。

人们吃下各种食品添加剂——其中有超量的磷,尤其是过多的磷酸,会在肠道内与镁合成我们不能吸收的磷酸镁。

我们周围尽是烟、空气污染、重金属、各种奇怪化合物、辐射——镁固然能帮助解毒,但期间也不可避免地损失。

我们还面临着各种工作、经济、生活压力、睡眠不足——这些也会导致体内镁的不断减,从而我们的抗压能力越来越低,从而导致更大的压力,更多的镁的流失。

想快速克服压力或者疲惫问题的人们而喝下的咖啡——也会加速镁的流失。

每日获取镁的推荐量是400mg。

在这方面,我依旧认为从真正有营养的、

纯天然的食物中获取矿物质元素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其实,对于摄入镁元素的途径有很多,

在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

\ 1 /

深绿色的菜叶类蔬菜 例如菠菜Dark Leafy Greens e.g. Spinach

作为“生命元素”,镁稳坐在每一个叶绿素分子的中央。含量最高的是菠菜,每100g中有80mg的镁;还有洋蓟,100g有60mg;100g芥蓝有30mg;西兰花的话,也有20mg…尽量以沙拉的形式吃,否则容易流失。最近也在看叶酸的补充方式,同样是通过绿叶菜补充,同样是生吃会比熟吃多摄入很多。

\ 2 /

芝 麻 Sesame Seeds

芝麻不仅镁含量较高,钙的含量也不低,而钙会有促进镁的吸收。芝麻本身的热量不算高,而且能预防抽筋和改善免疫力,是我比较推荐的一款食材。

\ 3 /

海 盐 Sea Salt

另外,海水里的镁那么多,我们能不能直接摄入呢……可以,不过不是直接喝(会要命的),而是把海水晾干,让其中的矿物质结晶出来,然后调味用——这就是海盐。

只要是完全未经提炼加工的海盐,其总重量里就有大约3~4%是镁——这才是真正的镁矿!也就是说,每天吃5g海盐的话,大约就有150~200mg的镁了——其实摄入更多也没有问题(个人每天有10g),其中的镁会抵消钠的高血压特效——只有白花花的精盐才有高血压的问题。

还不赶快把家里的盐换成天然盐!

Ps,上次办的见面会上就有朋友问,为什么中餐里面强调盐要最后放,西餐就可以把盐和食物一起炖和烤。虽然没啥文献依据,但我个人意见是,西餐多用海盐而不是氯化钠,高温加热很稳定,无所谓是现放还是后放啦。

\ 4 /

巴旦木 Almonds

不论是膳食纤维,还是健康脂肪,一小把的巴旦木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而且,巴旦木同样也含有较多的镁,可以用来补充人体所需的镁元素。兼顾营养和美味,值得大家一试。

\ 5 /

黑巧克力 Dark Chocolate

别激动,巧克力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只有在可可含量超过70%的黑巧克力,才含有较高含量的镁元素。尤其是女生,在生理期的时候,身体需要更多的镁元素,所以也难怪有些女生会在这个时候特别想吃巧克力。

不过哦,在购买巧克力的时候,最好确认无糖少糖,因为糖在体内进行化学反应的时候,会消耗体内的镁含量。不过也不用担心,偶尔多吃一两口也不会发胖。


还是那句话,大家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非得按照我的建议,建议也仅仅是建议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