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透蓝的天空,悬挂着火球似的太阳。在这个炎炎的夏日,我有幸和汝阳一行种子教师们一起来江苏泰州参加了新教育第十届种子教师研训营。一睹教育专家的风采,现场观摩学习,今天一天的学习,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活动会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拔雾的作用。
尤其是袁卫星和王林两位老师示范课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王老师的阅读课抛开了以往我们所用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提问题,这让我耳目一新。是啊,课堂应是师生共建的一片真实天地,而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听课老师的视线始终集中在授课教师的身上,全神贯注地欣賞着娴熟的教学技巧表演,教师当演员的表演水准已充分显露。然后在一片掌声和褒奖中,我们不禁要想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里?学生的思维培养体现在哪里?
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切切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学固然好,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主动寻找问题答案,过程中的意料不到更能演绎精彩。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生成转化为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让课堂成为师生共点的一盏智慧明灯。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学生思维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就是人文教育,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也对自己之前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同时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努力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同时又能达到人文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