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2019年6月25日,算一下,正好100天。
人们总是爱用一些整数去纪念一些日子,但像我一样去纪念入职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可关于这次转身,的确有很多感悟想去抒发,亦或这100天也还并不长,并不足以让一个校园人完成到职场人的过渡。
说到“过渡”,这大概就是这繁复培训的最重要的意义了——至少比天天对着抱杆去格物的意义要大得多。但这并不是今天的主题,甚至今天的我已不想讨论这里形形色色的人和莫名其妙的事了。照例,还是去写一下自己的心理感受,尤其是马上要飞出国了,感觉这44小时的飞行还真的很对得起“宇航”这个名字!
我最近读到的最喜欢的一段话,出自《挪威的森林》。这句话我也曾赠与过他人,但越是临近启程,就越是对这句话有所感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信不信宿命论?我不知道。我所能理解的,就是去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努力去做好一个普通人。这次留洋,也是为了能在自己的森林中种上几棵美洲的大椰子树,虽然这很违和,甚至还可能会带来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但是在自己的规划下,我永远能在自己的森林里面找到路,哪怕只是一条土路,这就足够了。
所以,理想的状态就是这样的:安静地工作,热闹地生活,不沉迷回忆,不挥霍信任,提前备好一把大伞,等待在雨中与未来邂逅。可以心怀着理想和希望,和所有人道声“早安”,也能孤身一人坐在那里,一天看上43次的日落。再次回来,不要两手空空,至少能够微笑着说:“I am certainly glad to see you again!”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篇充满了假大空的文章,仿佛自己写了篇“案例”。算了,生活本来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可我却永远像21岁那样,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除非你用的是斜口钳。
想说的很多很散,以至于落笔下来又是一塌糊涂。那不如去行动吧,在还能享受到中国移动服务的最后几天,好好地和过去做个道别,至于未来,大差不差吧!
(此时天空中响起了《我还年轻》的背景音乐)
最后,再送给刚刚高考完的小童鞋们一段话:高考的确是一个分水岭,但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在经历过一年的煎熬后,你还是你,但是仅仅凭借自己努力就能做成的事情却越来越少了。无论如何选择,你们依旧是前途似锦的,只记住,不要辜负自己,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当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们自然会回来和我一起唱这首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