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有感

节目图


本应十一点就睡的我因为一档综艺节目而打破了节奏,这档节目就是《声临其境》。

我喜欢这档节目,一是因为这档节目让我体会到了“戏”的魅力。在这档节目里,百分之八十的戏,是通过声音来表达,而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当然也不排除节目组挑的一手好剧本的原因。

在高潮时,我甚至一度认为声音就代表了“戏”,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我的脑中一下子就想到了另一种演出形式否定了我的想法——默剧。

“戏”没了声音能产生默剧,那如果只剩下声音了呢?

可以是歌,可以是广播剧。但只有声音的话,我们用另一种能力来代替视觉,那就是想象力。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和一位朋友差点因文字好还是影视好而争论起来。

作者,是通过文字来完美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并能让读者完整的接收到自己发出的信息。

但是能“完美”表达和“完整”接收的都只是少数,因为作者良莠不齐,读者也是如此。

一是读者看得重点不一,或多或少,或是只取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

二是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脑中会不由自主的发挥想象力,想象书中提到的东西。

这就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的想象怎么会一样?而想象力正是赋予一个个死气沉沉的文字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当然反过来,文字也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所以我朋友觉得文字比影视好。

我并没有说文字不好,但我觉得他说的太绝对了,所以我提了一句,影视能带给人震撼的感官上的享受,这是文字办不到的。而且影视还在发展,从2D到3D,相比文字来说,可谓是孩童阶段。

但我俩掐了两三句就没有进行下去了,因为无论是文字还是影视,都要好才会深入人心,流传千古,这需要时间来证明。

“戏”的魅力不只体现在“音”上面,只是起辅助作用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是不可随意舍弃的,只有当几个元素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展现“戏”的魅力。

一如文字,没有想象力,文字仿若埋在土里的种子,而想象力为这颗种子送去了阳光和雨露,才让这颗种子破土而出,才有后来的茁壮成长。

所以“音”虽好,却也需要几分画面来增加画面感,最后给感官带来享受。

《声临其境》虽好,但是我也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一些毫无意义的片段上,所以我只看声音大咖表演的三段,其余全是跳过。

希望这个节目越办越好,能给观众展示更多的“戏”的魅力,就如另一档好节目《经典咏流传》,我喜欢看撒贝宁朗诵诗词,演唱部分和专业评委关于诗词的讲解,而不是一味的拍手称赞。

以前也不懂戏曲的魅力,欣赏不了戏曲那种独特的发音,但是如今也能简单的听上几句。正如张铁林老师所讲的,所有古装戏,都应该融入几分戏曲的元素,恰巧是这几分元素,古戏才会有古戏的味道。

看完《声临其境》,我默默地在愿望清单上写下:好好的当一次(配音)演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笑了又笑
    stefanie_yang阅读 190评论 0 0
  • 当你温柔下来,整个心态都放松下来,不再那么紧了,你会吸引来很多柔软美好的东西,慢慢的,一切人和物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岁岁sylvia阅读 201评论 0 0
  • 节后谷雨滴滴答答的敲打着窗前,这个城市依然没有入眠。每每此时,我都有一种真实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的认同感。这种感觉是...
    走过灰白阅读 192评论 0 0
  • 单独的圣女果汁,小家伙是绝对不会吃的。加了他最爱的火龙果和酸奶,效果就天差地别。 【材料】火龙果半颗、圣女果一小碗...
    乔joan阅读 3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