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1年考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学期间由于经济拮据,只能勤工俭学,考做家教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四年期间先后带了三十多个学生,自己开过培训班,在学生宿舍楼开过小卖部,做过直销,各种打工无数。由于长期外面奔波,学习成绩很一般,大学四年从来没有拿过奖学金。
通过做兼职发现一个道理,赚钱得赚能持续的钱,能一次投入无限次产出而几乎不增加成本的钱。所以,在2012年的时候考下了二级建造师(机电专业)。2013年的时候考下了全国造价员。因为当时候社保卡的不严,整个考试报名到最后挂靠都是可以的,这就让我在大学期间就通过短短三个月左右的学习拿到了两份挂靠费。当年二建机电挂靠一年大概就是六千左右,造价员两千,虽然不多,对于一个还在上学的学生来说还是蛮不错的,毕竟每年都会给,而且啥也不用管。尝到甜头后就开始搜集还有什么更好的门路,当然很快就知道了还有注册电气工程师这么个好东西,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每年十万+,所有在2012年的时候就立下目标:我要以最快的速度考下注册电气工程师。
大学期间大致了解了一下基础考试内容,其实主要就是大学期间那些课程。有一次在上电磁场课的时候,就去问老师专业上的题目,老师不耐烦,就当着全阶梯教室大概200人的面问我:“你是要考研究生还是要考注电”?我说“我要考注电”。老师说“那你就不用揪着电磁场了,主要把数学看看就好了”。当时候内心是多么的不安,在别的同学眼中你是多么的狂妄不羁,竟然当着这么多人就敢说要考注电,要知道当时拥有注电的人都是系里面非常厉害的老师。但是说都说了,哪有不坚持下去的理由!
为了能早日参加考试,我选修了双学位,因为这样就可以满四年就参加专业考试,而不用等到第五年。2014年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双学位生涯。同时和很多同学一样,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由于自己基础差,底子薄,数学复习全书一窍不通,专业课也普普通通,一知半解。勉强坚持了一段时间,每天晚去早归,效率也不高,自我管理能力差,最后加上自己还在捎的办中学生教育辅导班,身体也疲惫,考研计划最终在临考前奔溃。然后开始找工作,参加过四大发电集团以及其他一些电力企业的招聘,也考虑过毕业后自己创业,最后不断面试、比试、总结经验,有幸加入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国企,也算是给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涯一个交代,内心还是有一点点窃喜。
万字长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