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书上写,人一天要吃十八种以上的食物才能营养充足,其实我们的精神也需要这样。就像我们难以抵抗垃圾食品一样,我们的精神也很容易挑食,但这三种挑食,会让我们逐渐失去主动。
1.不注重有效阅读
互联网时代,人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各种资讯上,app下了一大堆,公众号关注了一大把,文字我们看了不少,但却无法改善我们的生活。
能用的才是知识,记住的只能叫资讯,而资讯不能解决问题。
有人会问,资讯让我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可以利用资讯跟上时代的潮流,怎么能说是没用呢?
是的,资讯固然有它的价值,但前提是利用。就像菜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你的注意力都放在这样的信息上的话,那你可能连好一点的菜都买不到了。
蒋方舟曾说过:“在这个时代,文化变成了一个看似非常喧嚣但其实非常沉默的事情。
当我们习惯从五花八门的渠道搜集各种“独家见解”时,我们可能正在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当郭敬明爆出性侵丑闻的时候,当百度起诉自媒体的时候,当海底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不是思考问题本身得出结论,而是靠各种各样的观点来武装自己,看上去我们都是一个学富五车能独当一面的人,可当我们自身出现问题后,却还是手足无措,无效的阅读只会让你麻痹自己,长时间的无效阅读会将你推向异常被动的深渊。
2.过分关注外界,不关注自己
有些人可以清楚地知道郑爽这几天是胖了还是瘦了,清楚地知道薛之谦是如何用10年逆袭成功,可是他们自己的窘迫好像透明似的看不到。我们有时太容易被别人的故事感动了,仿佛看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就能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有时也太在乎他人的感受了,仿佛我们是一个没有情感、没用困难的木头人。
过分关注外界,还会在我们内心留下“比较”的种子,去窥探别人的生活、去比较别人的发展。但这些“比较”不仅不能让我们对自己的现状有所认识,反而只会让我们更加挫败甚至恶意揣测潜规则。通过学习,回归自身,从而能让我们在眼前的苟且中看到未来的出路,而不是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关注自己,可以让我们更能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躺在床上,读几句成功学里的口号来意淫成功。
3.盲目追求认同
我赞同人天生需要认同感的支持,但不是所有的支持都是正确的。为了维系所谓的“认同”进行的低效社交,只会让你收获一帮狐朋狗友;为了“认同”改变自己的初衷和立场,只会让你更容易被他人左右。
而学习正是为了让我们区分什么才是真正有益的认同。
有益的认同从来不是靠委曲求全得到的,不惧怕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威慑,不需要使用道德口号的绑架,我们向着真理和事实出发,便无所畏惧。而现实生活中,越是有自己的态度,越不苟同于错误的群体的人,反而得到大家的尊重,比起“认同”带来的束缚,我宁愿选择自由。
君子和而不同。只有我们去学习有效的知识,才能摆脱外界给我们带来的焦虑,只有摆脱这些焦虑,才能让我们坚守内心,进而实现精神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