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打卡这件事儿,说起来不难,其实如果要认真做起来挺难的,特别是模拟学生回答的环节不好说,因为模拟课堂,毕竟不是真实的课堂,学生的回答很难预设,相对应的评语也干巴巴的,缺少针对性。
昨天晚上进行入户调查,回到家差不多十点多钟了,洗洗漱漱之后,准备进行模拟课堂录音,却很难进入状态,首先是因为自己对教学设计和课件并不熟悉,但是又无法耐心的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一遍,就算认真看了,估计说的时候也不太顺利。录了几次,每次几分钟就卡住了,录不下去了。看着时间已经十二点多了,我决定不录了。
今天早上我第三节才有课,我计划用前两节没课的时间录。开始同样是觉得无从下手,后来点开我们学校袁老师的录音,感觉袁老师说的还挺不错的,她的普通话比较好,字音咬得准,语调轻柔丶有感情,总体来说比较连贯。她们这么快就能录好发到群里面,我却犹犹豫豫的,总是半途而废,真是自愧弗如啊!
不过我也听出她有些地方说错了,有的地方会停顿,模拟学生回答环节不生动,评价语不那么丰富。因此,在自卑的同时,也升起了一点信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压力越来越大,开始硬着头皮录制,第一次录完之后一看时间是20多分钟,而学校要求的是15分钟左右,我又重新进行的第二次录音,时间比较合适,16分钟多一点,虽然感觉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我不想再重新录了,时间来不及,就算再重新录效果也不一定好。
上传之后心里轻松了一大截。唉,以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大约都被提周备课打卡这件事占据了,想看看闲书就没有时间了。
学校除了提出备课打卡之外,还有早就进行的读书打卡,打卡打卡打的可真让人心烦,啰嗦的很。书不是不看,但是这样一天几页几页地看,然后打卡,把一本书看的支离破碎,等于没看。其实大部分老师都没有看,只是应付性的拍一下照片,从书上摘抄几句话,完成学校的打卡任务而已。
我真的不想再进行学校的读书打卡,看一本书我喜欢快速的看完,如果一天只看一点,我就没有兴趣去读。其中学校要求看的第二本书我只看了一半,第三本书直接没看,第四本书开始也没看,学校要求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才快速的去浏览了一遍,第五本书内容本身有点高深,看不太懂。但是因为学校提高了要求,阅读感悟不允许摘抄书上的原句,必须要用自己的话说,所以对这本高深的书,我还是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写感悟的时候绞尽脑汁,不知道写什么好。书中的理念,书中的观点都是比较理想化的,和现实的差距比较远。如果让我联系现实来说,我不是说不出,而是有些话不能说,如果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会直指不合理甚至丑陋的现实,领导看了之后肯定不舒服。
现在第五本书看完了,新书还没有买来,但是学校还是要求每周必须至少打卡三次,打卡别的书学校又不允许,只能重新对第五本书进行打卡。我经常想不起来要去打卡,就算想起来打卡,也是拖了又拖,书不想重看,感悟东拼西凑。
读书打卡在年终考核分中会加二分,我根本不在乎这二分,我对年终考核分也不那么在乎。学校如果不批评,我想马上停止我的读书打卡。
读书打卡已经把我折磨的够呛,现在又要进行更折磨人的提周备课打卡。想起昨天晚上十三小一位年轻老师说的一个词“生无可恋”,还真是生无可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