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即刻App上看到一条饭否精选:
六神磊磊:听说过这句话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listen half (听一半),understand quarter (理解四分之一),think zero(零思考),然后react double(做出双倍反应)。
今天即刻又推送了「浴室沉思」一条消息:
人类之间沟通最大的困难源于:我们听别人说话的目的不是「去理解」,而是「去回应」。
想了想,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包括我。
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沟通,很多时候连对方在说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急急慌慌敲出文字,按下回复键。有时候讨论了半天,从始至终都在鸡同鸭讲,两个人就没在一个频道上。
互联网时代,什么都快了,沟通也是。
以前用短信,因为有短信费用的存在,发短信的时候多多少少会组织语言,把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尽可能编辑在一毛钱可以搞定的文本内,语言组织通顺、信息囊括完全了再点击发送。
现在用微信,反正流量只跟字数有关、跟条数无关,那正好想起什么说什么。大多时候习惯使用短句,也不管前言搭不搭后语了,反正脑子里想说的话,立刻被手指同声传译到屏幕上,发送。发完发现还没说完,没关系,手指继续同传,再发送就是。
这样的习惯、速度,很容易就让我们陷入到上面两句话所描述的状态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回应」,而非「沟通」。
而且这种「回应」,特别不用户友好。
松浦弥太郎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关于沟通的比喻:
沟通就像投接球,要将球以容易让对方接到的速度接出,对方也会回以能够让你顺利接住的球。
而我们在微信上的投接球,完全不顾自己传球的角度、速度是否有易于对方接到,反正我拿到球,只管投就是了。我不关心我说的话是否前后关联、逻辑清晰、条理明了,我只是突然间手里多了很多球,我就想尽快地投出去。至于你接不接得到,我当然想你可以接到。但那是你的事,我没必要去操心。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最近在跟人微信沟通的时候,有意识地克制了自己点击「发送」的频率。特别是在发表一些需要逻辑支撑的观点时,我会把打字速度慢下来,尽可能先想清楚,理好逻辑链条,分好要点,再打出文字。
不可避免地,这样发送出去的文字会显得比较「正式」,感觉在很一板正经地说话,在一些本来应该轻松的氛围里显得太严肃。这多少会让人不喜欢,毕竟大家只是在聊天,又不是在微信里面写论文。
这也是我在反思的,如何平衡好「有效沟通」和「轻松闲聊」,不要任何时候都像在参加辩论一样高谈阔论,那同样令人讨厌。
还好,我现在是一个有表情包的人了。一个表情不能解决的事情,那就两个。
说到表情包,我想起以前参加过一个读书群,里面有四、五百人。因为是一个学习社群,为了提高学习的分享和沟通效率,群主严格规定:
1. 不准使用「表情包」。
2. 不准使用「啊」、「哦」等单字。
3. 交流的时候最好使用完整的句子。
4. 不要采用反问句式进行交流。
虽然看起来群主管得有点太宽了,连人怎么说话都要管,但其实我还是很赞同的。特别是这样几百号人的大群,如果不设「表情包」的规定,很容易就开启了斗图模式;而像「啊」、「哦」这样的单字,不仅大家看着不爽,信息价值也确实太低,在大群里面占据一个条数着实令人心烦;而最后两个要求,就是出于「有效沟通」的考虑,毕竟群里仍然是文字沟通,容易造成误会,而「非完整句子」和「反问句」则极大拔高了误会的可能。而以上任一一条,都很不利于有效信息的沟通分享。
我们平时的日常交流,当然不需要规定这样的金科玉律。但如果我们想和对方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不妨可以采纳群主提到的「要求」。
我自己的体验告诉我,一旦体验过「有效沟通」以及它给人带来的快感,是很难再适应「自说自话」、「鸡同鸭讲」、「频率不一」等无效沟通的状态的。
就像住过喜来登的人,很少还会再满意路边小宾馆的条件。沟通也是同理。
我有幸,体验过几次高质量的深度交流。那感觉,看过篮球比赛的人都懂。就像两个配合默契的老搭档,通过一系列快速交替、角度刁钻但方位精准的传球,最终把球投入篮中。
整个酣畅淋漓,很爽。
总结一下,要想实现(网络社交中的)有效沟通,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看懂别人到底在说什么。如果不能确定100%理解,可以尝试以复述的方法加以确认——「你的意思是不是XXX?」、「你是不是想说XXX?」。多「复述」这一步,能有效将沟通误会扼杀在摇篮中。
2. 理解后,先思考,再回答。
3. 回答时,最好按意群编辑在一条或几条文本中,有利于更有逻辑、有条理的表达。
4. 用对方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运用素材、组织语言。
5. 最好使用完整句子,最好不要进行反问。
暂时就是这些,欢迎随时帮我补充。我有做得不好或者让你感觉到「沟通低效」的时候,希望可以随时告诉我。
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