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的数据包格式
如果了解TCP/IP协议,可能会想到,如果要上网,肯定需要通过TCP/UDP收发数据,底层是IP和以太网层。正常的数据包发送后包含以下内容:
数据包
TCP头 + 数据包
IP头 + TCP头 + 数据包
以太网头 + IP头 + TCP头 + 数据包
数据被一层一层封装,其中比较重要的信息是:
- 以太网头中的MAC地址
- IP头中的ip地址
- TCP头中的端口号
有了以上三个信息,数据包就知道从哪来,要到哪去。
局域网通信方式
当数据包到达ip层后,ip层首先判断数据包要给谁,如何判断呢,就通过子网掩码
来判断,见代码
//通过子网掩码判断是否为同一个网络(局域网)
(ip_addr_netcmp(dest, &(netif->ip_addr), &(netif->netmask)))
/**
* Determine if two address are on the same network.
*
* @arg addr1 IP address 1
* @arg addr2 IP address 2
* @arg mask network identifier mask
* @return !0 if the network identifiers of both address match
*/
#define ip_addr_netcmp(addr1, addr2, mask) (((addr1)->addr & \
(mask)->addr) == \
((addr2)->addr & \
(mask)->addr))
我们知道局域网的物理层的通信,是通过mac地址来唯一区分具体设备的。那么MAC地址如何知道的呢? 因为ip地址和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有了ip地址就可以知道mac地址了,如何转换呢,那就需要ARP
来帮忙了。
ARP
ARP统称为地址转换协议,负责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转换方式其实也很简单,本机广播一个ARP
请求,这其中包含谁有ip地址192.168.x.x,请回答
,这个时候包含该ip地址的机器会做出应答,应答内容包含我是ip地址192.168.x.x,我的mac地址为xx:xx:xx:xx:xx:xx
。
一般设备都包含一个arp缓存,这样就不需要每次发送都请求一下了,看一下lwip中的缓存arp_table
。
for (i = 0; i < ARP_TABLE_SIZE; i++) {
if ((arp_table[i].state >= ETHARP_STATE_STABLE) &&
(ip_addr_cmp(dst_addr, &arp_table[i].ipaddr))) {
/* found an existing, stable entry */
ETHARP_SET_HINT(netif, i);
return etharp_output_to_arp_index(netif, q, i);
}
}
外网通信发送
如果上面ip_addr_netcmp
判断为不在同一个网内,那又如何通信呢,有点基础的可能会想到,这个数据包需要发给路由器了。那如何发给路由器的呢?有人可能会说通过ARP
来获得mac地址然后发出去嘛。是的,的确是这样的,但在这之前还经历了一个步骤叫查找路由表
。
路由表
路由表
会告诉我们路由器的ip地址,让路由器去负责数据包转发到外网。一般情况路由表就是指我们配置的网关,通过netstat -rn
$ netstat -rn
内核 IP 路由表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SS Window irtt Iface
0.0.0.0 192.168.39.1 0.0.0.0 UG 0 0 0 eth1
192.168.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eth1
说明 每一行表示一个路由表项,第一行中的第一列为0.0.0.0,这是一个默认路由表表项。每个主机都有一个或多个默认路由。
内容原创,转载请署名作者: jianshu_kev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