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12《血战长津湖》——直面历史“热血”,缅怀不朽“英雄”

网图

书名:《血战长津湖》

著:何楚舞 凤鸣 陆宏宇

❤️看完本书,我的心情是千头万绪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从小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耳熟能详,但当我有机会一探历史时,才知道这几个字背负着多少的牺牲与热血。

关于本书:

长津湖之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决战,堪称历史的拐点。

本书如实地记录了志愿军血战长津湖的战况,大量战斗情节和丰富战场细节来自亲身参战的老志愿军的口述以及美军的回忆资料,真实可信、令人震撼。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长津湖之战胜利原因浅析:

1正确果断、勇敢坚决的决策指挥。

“诱敌深入,合围歼灭”的作战方针,充分发挥地形环境因素,志愿军将士丰富灵活的作战计划,使志愿军在整个战争中始终获得主动优势。

2志愿军将士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在朝鲜战场上,出现很多令人敬畏的革命英雄:

有面对大火放弃自救壮烈牺牲的邱少云,

勇堵敌机枪口的黄继光,

抱紧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

上甘岭战役中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

3为和平而战,为正义而战的决心和信仰。

“美军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看书时,我感到每一个志愿军战士全身都有用不完的“气”,他们一往无前,视死如归,为消灭敌人拼尽全力,而美军士兵,除了用飞机坦克火力压制外,一直处于气焰低迷的状态。

我想这是因为志愿军为国家为世界和平的信仰支持着战争,而美军战士的信仰却与战争背道而驰。

4美军错误预判、轻敌大意。

美军从“圣诞节攻势”到“饮马鸭绿江”,都体现其过度自信,轻敌大意的问题,在具体战争中,这些问题更是比比皆是。

新兴里战役中,因侦察机报告“在100里以内,没有发现志愿军主力”,而安心睡觉,甚至未构筑工事。

❤️本书真实而详细的记录了长津湖战役的前后始末,为读者再现了几十年前的硝烟战场,读书过程中我几次红了眼眶,为了祖国而英勇献身的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是不朽的,值得中国人永远尊敬和缅怀。

❤️ 没有革命先烈,就没有如今美好的生活,——这句话我会永远铭记。

句摘:

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或者是参与者,在参与历史的进程中,可能会有无数个选择,但是,当结局出现,历史就将盖棺论定,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感想:历史之所以称为历史,就在于它不容改变。站在抗美援朝胜利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不好吗?它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我想这就是无数革命先烈想要看到的。所以不用质疑,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