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基因和目的

最近在看《自私的基因》,正如书中所说,在基因这个更为基底的概念下,许多生物界的现象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例如同一物种内的喂养与保护亲属的行为,在物种的角度上看是利他行为,但在基因的角度看,因为亲属更有可能与其本身共享相同的基因,所以这种亲属的利他行为只是基因利己的一种表现。以基因的源头视角反观现实中的现象,真的会有新发现。

①自私的好处

将生物学中自私的基因与经济学中自私的个体相对比,我发现生物圈的繁荣和市场经济的繁荣都是自私带来的,自私是多么朴实而又可贵的品质啊。

②基因的特点与策略

一个好的基因,也就是能够长存的基因通常具有以下的特点的一种或多钟:

(1)长寿(2)生育力(3)精确。

基因的不同特性会使动物产生不同的生存策略,具有长寿特性的基因会使其生物载体选择一种“慢策略”,像乌龟,大象的寿命都很长,而具有生育力特性的基因会使其生物载体选择一种“快策略”像鱼,蛙一次产卵无数,而精确已经成为目前所有生物必备的基因特性。

说到自私,我认为自私是一种价值判断,也许在生命产生之初,并没有形成自私的特点,但经过自然选择,自私的个体更有利于生存,所以基因就有了自私的烙印。早在自私之前,生命的最原始的特点应该是目的性,这种目的性没有价值判断,有自私的目的也有利他的目的,但最终有自私目的的个体留存了下来。

目的性是无生命与有生命的最根本的区别。生物的目的性是一个熵减的有序化的过程,必然以能量的输入为基础。这种目的性表现为从最原始的单细胞的草履虫波动纤毛,吸取养分,到吊睛白额大虫扑向猎物。

指哪打哪与打哪指哪是不是很难区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创造人工智能的人类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人类又是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塑造为今天的模样的呢? 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理查德·...
    丹菡阅读 4,953评论 3 37
  • 人类自私的原因|读《自私的基因》 文:Recycler 63/149.11428 每个人都这样的困扰,为什么有的人...
    Recycler阅读 4,006评论 5 14
  • 一、阅读前准备 (一)了解领域和作者 1、领域——进化论、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生态学、博弈论 2、作者——理查德...
    王小吉Deadline阅读 5,638评论 0 13
  • 封装 oop三大特征之封装***为什么要封装?*属性存在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保护类的内部结构不被破坏,达到封装性*属...
    Unity开发阅读 656评论 0 0
  • 今天早上出门瑜伽,带了仅有100元去买早餐的,还担心别人找零会不会麻烦呢!练完瑜伽回来路上,我从口袋掏手机出来还无...
    铭玮阅读 32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