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召唤】

题记:

        时代的一粒灰就让它是一粒灰,我们能做的唯有留给它我们的背影。

…………………………………………………………

        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变得难熬,我总在网上听人们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一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我经常去的那家餐馆上个月刚刚开张,到现在勉强继续开张,本来生意火爆,现在每天饭店吃饭的人也只有一两个,下半年可能会回暖,我和老板聊天,她告诉我今年算是没光景了,能开下去就已经还算不错了。

        我们还没收到开学通知,最近经常呆在家,除了上网课,也会刷些热点,看些段子,然后在这期间,也在b站上看到了很火的商业宣传片《后浪》,弹幕上是一片一片的加油,努力,奋进的声音,隔天,另一种声音又出现了,一片声讨,抱怨,指责,他们说他们在陈述事实和现状,而非单纯的抱怨,但是,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现状。

        随着这样不同的声音出现,一种“低欲望群体”的现象出现,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名词,我还在念书,即将要踏入社会,在此之前,我在网络上接受了各种来自社会言论的教育。低欲望,指那些买不起房,工资低,没指望,结婚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过好自己,自己开心就好的特殊群体。我之所以说是特殊群体,而不是普遍群体,是我觉得互联网的信息茧缚让我在丧失着一些总体的信息获取,我知道的不一定是这个社会的全貌。

        在这里要说一下,年轻人的低欲望(在这里指所有渴望独立的男女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力所不及,有些人总喜欢对号入座的把它主要归类在男性群体),我不去论它的好坏,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鞭策而非抱怨和自嘲。

        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是青年危机,其次是中年危机,再者是老年危机,可能大多数人对现在的青年危机看见的最多(毕竟网络在中国是更年轻一些的),结婚、就业已经成了难题,这是我们年轻人在未来十年内要面临的问题。其次是中年危机,为人子女,当知父母之辛苦,在他们身上,能更多的体会到中年人的不易,挣钱难,养家更难,养几家,难上加难,有时候他们不说,我也能懂。最后说说老年危机,可能大家接触的少,包括我也是,因为年龄问题,谁也没有经历过,但多少我知道些。我记得我上学那会我和我妈聊天,她总是让我好好读书,我就会对他们说,我好好读书,我将来赚大钱养你们,我妈对我说,你以后能把自己顾好就行了,我和你爸交了养老保险,我们老了够我们花就行,我们家的条件,我和你爸努力这么多年,能有自己的房子就已经很好了,再过几年也苦不动了,将来你结婚,我们也给你添不了多少,房子的事,还得你自己想办法,我们能做的只有不给你拖后腿。

        我爸妈是下岗工人,现在在打工,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后来退伍转业,分配到地方的事业单位当工人,养活了一家老小,我两个舅爷的老婆都是那时候我爷爷走了百十里路找人说来的(那时候穷,跟前的人都知道,讨不上老婆)。后来爷爷退休以后,我爸爸接了爷爷的班去当工人(我爸爸是长子,我是长孙),但是没几年厂子不知怎么的就倒闭了,所以就没了铁饭碗,不过我爷爷现在老了还有退休工资,一个月有3000多(具体没问),吃喝啥的从来都是不缺钱花,一年还能去医院住两次院,检查身体,顺便调养。隔壁的高老头和我爷爷同岁,年纪大了中不了地,一个月村里给70以上的老人不到100块钱的补助(以前是50左右,后来涨了,今年可能因为疫情,没发),平时就用来买药,其他的根本不用想,实在没钱,身体的老毛病都不是毛病。家家都有家家难念的经(他大儿子几乎没来过,二儿子养着,今年才五十岁就检查出来的脑梗,三儿子的老婆动完肿瘤手术),能活下来就已经很好。

        话说回来,当时我听了我妈的话没太在意,我觉得我以后能混好,年轻让我觉得未来无限可能。但是,最近两年,总能看见周边的人辛苦而一事难成,很多时候,也不再是以学生思维去看待问题,我开始明白,年轻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可能,只是还有些时间,去做更多的尝试,我们只不过是有更多的选择。

        我是希望年轻的朋友们在年轻的时候能去尝试什么就尽管去尝试,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不要低欲望,也不要颓废,努力建立起一些优势,把贫穷甩远一些,把疾病甩远一些,大多时候能用钱看好的病都不是病,还是要往前看。

        要听得见时代在召唤,热血从不是畏首畏尾,年轻更不是望而却步。…………………………………………………………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