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非常愉快的瞎扯完了《巴拉拉小魔仙》《家有外星人》两大喜闻乐见的〔现代中小学生〕都看过的电视剧。
于是今天我要放大招了。看↓
我觉得西游记是一部我根本不需要打剧情梗概的剧。上至六十岁大爷,下至三岁小儿,几乎可称得上是无人不知。
小时候老爱跟爷爷奶奶抢电视看,我虽然没有特别厌恶那一些咿咿呀呀的戏曲,然而听多了也是会烦的。而唯一让我们达到共识的,就是《西游记》。
我是看过原著的,然而直到现在我对于西游记最大的印象,仍然是来源于这一部剧。
大胆叛逆的孙悟空,好色胆小的猪八戒,憨厚老实的沙僧,仁慈迂腐的唐僧…哪怕只是一个妖怪,一个不知名的神仙都形象分明,各有各的特色。
是真的用心,也是真的好。
哪怕已经看过了好几遍,仍然会在电视播放到的时候停下脚步。哪怕现在,听到熟悉的主题曲,仍然会忍不住的哼出声来。
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个关于这部剧的采访,和爸爸一起看的。是真的辛苦,经费不足,道具又厚又沉,夏天的时候热的起痱子,冷的时候又是真的冷。记得好像还有关于播放之类的问题。〔网上应该有这个访谈,感觉自己应该要再去找来看一看〕
那时候的演员是真的敬业啊,感觉不对,一遍遍的来,一次次的磨。所以才有了这么一部堪称是永远经典的剧。
找资料的时候发现一个颇为搞笑的事情。
网上说,西游记里面,沙僧好像只有三句台词。
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大师兄,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菩萨,大师兄,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仔细一想,是不是觉得好像真的是这样。除了背着那一个根本不知道装了什么的篮筐和这三句台词之外,感觉根本没见沙僧开过口嘛。
而我只想说,太天真了。
沙僧的扮演者,可是在里面差不多整整演了十个角色啊。〔包括临时串演了一下有事没来的牛魔王〕有没有感觉自己要瞎掉了。剩下打自己去找吧哈哈哈哈。
距离我第一次看西游记已经很久很久,但我却几乎是那样清晰地记着所有人的形象。
我没有看过新版的西游记,哪怕一集都没有。不是不喜欢,也不是看不起,就是如果你的面前已经摆了你最最喜欢吃的那一道菜,你便没有欲望再去吃其他的。菜如是,西游记也如是。
可是最近这几年,仍然不断有人在翻拍着西游记,放出一些真真假假的新闻,就如同消费青春情怀一般的,去消费我们的西游记情怀。
我是真的很遗憾,我们好像总是在试图证明自已能够做出一些所谓的超越经典的东西,殊不知只是东施效颦,只是一个笑话。
为什么不是认真的去导戏,认真的去构思,认真的去拍戏,真正的去想象,去作为,去打造自己的经典呢。
一部剧的用心,是真的可以看见的。它不在于到底斥资多少,不在于演员到底有多么大牌,不在于导演有多么的有名,它在编剧的认可里,它在演员的演技里,在导演的坚持里,在那一些,我们可能根本注重不到的细节里,在那一些一直坚守着的匠心里。
他们是真的坚守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坚守着自己的匠心,哪怕只是小人物,也都精彩的活着。
而现在的人太急迫,人人都是生意人,人人都急着要收益,最好的方式就是抱住一个永不缺少话题的超级ip使劲吵,再烂都有人去看,再去消耗我们那一点不多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