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颂·雍》,我被庄重肃穆的祭祀场面深深感染。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染力?因为“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 公,天子穆穆。”(译文:前来祭者皆和睦,进入宗庙真 严肃。助祭之人是诸侯,周王容止很静穆。)祭祀的对象是他们的祖先周文王,参加祭祀的人特别是主祭周武王很有孝心,祭祀才会这样既严肃。周武王不仅有孝心,而且体现在行动上,语言非常诚挚,祭品非常丰富,:“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译文:进献 公兽躯体大,助我摆设众祭物。美好伟大我的父,把我孝子来安抚。文王做臣好明哲,做君才能兼文武。治国能使天帝安,子孙昌盛永继祖。通观全诗,可以说突出强调了孝子和孝道,为后人留下了“百善孝为先” 的教训。
孝是什么?在一些国人的眼中,孝虽然是一种古老的家庭美德,但也是封建礼教的一部分,他们摆出二十四孝的故事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卖身葬父等,认为孝不符合人性,因此已经过时了。然而,时光流逝,即使一些人反对,孝还是在无数家庭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并且产生了巨大的道德能量;相反,那些不孝的人,或者那些一开始不重视孝的人,最终尝到了不孝的后果。正如孔子所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不能不使我深思:什么是孝的真意?我们今天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孝道?
中国古人认为,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依靠智力可以把握天时和地利,但仅此却无法把握人和。西方社会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人与人交往必须注意分寸。中国有句古话: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这些正道出了人际交往的秘诀:始终把他人放在首位。一个人只有始终把他人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与别人融洽地合作共事,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达到这个境界,一个人必然是谦逊的、低调的;达到这个境界,人人必然都乐于合作,彼此必然容易相处;达到这个境界,人不难做,事不难成。所以老子这样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子曾经对人提出过三个忠告,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放在首位,所以免不了相互之间发生争斗。“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也包含了这个意思。正因为如此,家庭教育才显得非常重要,孝道的传承才显得非常基础。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有些东西不是学校教育的,而是家庭必须给予孩子的,那就是孝。孝是一种家庭教育,是成人步入社会的必修课。孝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教会我们怎样与他人相处,教会我们真正的成功之道。当我们经历了这样的教育步入社会,必定能够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必定能凝聚干事创业的力量。如果加上一定的智力,则距离成功就更近了。孔子对这一点是看的非常清楚的,他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舜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孝,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因为孝,所以大家都集合在他的周围。正因为孝具有这样大的作用,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