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网络平台播出的《中国有嘻哈》着实火了一把,节目中的几个说唱明星迅速窜红,粉丝量猛涨,可谓是名利双收,然而,热度未消,一个在主流评比节目中献唱的喊麦歌手天佑又引起热议,我借此简单叙述一下有关中国亚文化的生存样态。
先来定义下什么是亚文化,亚文化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自我表达,或从属于边缘、地下等生存状态的独特风格形式,从艺术上来说亚文化群体有着更为纯粹的精神诉求
从最早的八十年代开始,崔健的摇滚乐书写了中国亚文明第一个文字,听众众多,一时蔚为壮观,但同时也免不了拥有传统意识的主流群体对崔健的口诛笔伐,那个时期我国刚刚开放,虽然有港台歌曲陆续引进,可毕竟不能精准的传达在本土环境那压抑已久的情绪上,由于崔健的率先引领,此后陆续涌现出如窦唯,张楚,何进等具有反抗精神意味十足的摇滚乐手,风光一时,直至以政治引导的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新时代来临,第一批中国亚文化群体逐渐趋于边缘地位,渐渐没落。
由崔健引领的第一批亚文化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主流歌颂赞美式的美声唱法,社会主义制度,传统家庭伦理的反抗和戏谑,譬如张楚的《社会主义好》就是以摇滚那带有激烈的狂暴的节奏律动,给主流的和谐崇高旋律以巨大冲击,叫喊式的唱腔嘲弄社会主义带来的好。
他们作为那个年代的亚文化代表,努力通过摇滚的方式去颠覆人们对时代,世界不同的看法,脱去传统的桎梏,换上以自由,民主,个人主义装饰的新面貌。遗憾的是,不幸被淹没于以新时代主流经济建设的大潮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恋爱或以乡土为主题的流行歌曲传播开来,人们对于现有的不满趋于和缓。
第二次亚文化的崛起是处于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借助互联网的渠道,各个阶层得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网络歌曲浩如繁星,鱼龙混杂,不乏污言秽语,多以表达对资本,社会黑暗等的揭露。由于期限短暂,不加赘述。
第三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城镇化的普及,全球化的融合,碎片化,资本化,原子化的价值观冲击使亚文化群体与主流变得暧昧模糊,嘻哈乐在中国有嘻哈节目未播之前一直处于地下状态,这个群体多以无产阶级组成,他们在说唱内容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钱,性,女人等消费主义的生活符号,现实功利地表露他们对财富的渴望和生活的焦虑,然并不违反主流制定的文化规则,之所以没有流传开来在于它的地域性阻碍和缺乏资本化的运营,悖论的是经过此次成功的传播又反证中国嘻哈缺乏嘻哈精神,这种精神以反政治,反资本,反伦理为特征,唯独一个叫gai的嘻哈歌手部分诠释了这种精神,他的中国风格化最为明显,他透过兄弟义气,江湖情义等来重拾被经济解体的传统家族情感。
再有就是网红,这个群体主要是边说边唱,表达的内容和嘻哈差不多,由于技术性门槛相对较低,又起源于本土,固传播性较之嘻哈要受欢迎的多,但部分大尺度的表演内容有违法低俗倾向,处于消极的地下状态,天佑的边说边唱风格难能为主流认可在于其技术或艺术编排上比较简单,且内容又存在禁忌的说唱。
中国的亚文化走向一次次的为政治或资本所击垮,表现出亚文化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脆弱不堪,难以形成规模,更没能给时代带来实际的颠覆意义,在风格上缺乏想像力,艺术内容空洞苍白,行为人大多缺乏独立操守,难能以艺术为重。不过在娱乐消遣,丰富业余生活上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亚文化的存在价值在于能够填补主流忽视的真空,普及陌生意识以带来民众的自我认知反省。唯望未来的中国亚文化群体能够坚守最开始的初衷,带来震颤与有意义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