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董有话说:关于本文的吃药问题,特指由专业医生鉴定后,确认孩子无法靠自身免疫力抵抗,只能借助吃药的情况。与不提倡给婴幼儿用药的原则并不冲突,当然能不用药还是尽量不用啦!大家不要被误导~~
壮壮从13个月第一次发烧,到现在马上33个月,发烧大约有三四次。有时伴有嗓子发炎,像这次扁桃腺炎,医生说嗓子眼里长了小白点,需要借助药物治疗。孩子的每一次生病都是在考验妈妈的心理承受力、身体耐力和医学知识。
那几天正好同事借我一本《儿童健康讲记》,每天翻看几页,当看到孩子生病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产生的正常反应时,我心里放松了不少。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立刻消灭症状,尊重病症的自然规律,让身体的垃圾自然排出体外,这也是我们应该要做的,急于压制病症的外在表现也容易伤害到孩子的体质。
根据以前的经验,孩子吃药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我依然遭遇了种种虐心的事。
1、生病难受不开心
发烧第二天早上,儿子醒来就喊:“妈妈,我难受,我要吃药!奶奶,我难受,我要吃药!”一听他这话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肯定是自己觉察出很不舒服了。因为在平时我们玩扮演小医生的游戏时,只有小兔子特别不舒服的时候他才会给吃药或打针,他对这个流程很清楚。
但是不管吃药与否,难受了精神状态不好也很正常,尤其是这次最高烧到40.4度。
记得以前看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讲到了孩子生病吃药时的几个原则,比如可以激发孩子的勇气。我就开始给他讲,小兔子生病后很难受,就找妈妈抱着,或者躺着听故事,看星星看月亮,大家都关心它,希望它快快好起来,各种巴拉巴拉讲。精神好点时儿子就跟我探讨一下情节,烧大了的时候就静静地靠着我听。
我告诉他实在不舒服了也可以哭一下,有那么一两次他就哇地哭两声,然后眼泪一抹就完了。面对一个不爱哭的孩子,我会尽量宽慰他,可以哭,可以说不,难受的时候想做什么都可以。
唯一庆幸的是他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几乎随口讲点什么东西都有他感兴趣的内容,编个小故事安慰一下他也喜欢听。
2、拒绝检查口腔,哭闹反抗
检查口腔时医生会用长一些的棉棒压住嘴巴,每次他还没准备好医生就急着压住,吓得他再也不肯张开嘴巴,最后只好不管他哭闹地检查完了。
回到家我陪着他在床上玩,突然他一会就要捏我嘴巴,一会又翻我嘴唇,我说:你干嘛啊?说完这句话突然脑子里就蹦出了《游戏力》中的一段解释。大意就是孩子在遇到害怕的事情时,会无意识地想通过游戏来排解心中的恐惧。那一刻我多么庆幸我这个脑子还算是灵光。
于是我说:哦,我知道了,你是想像医生奶奶一样给妈妈检查检查是吧?好啊,我也去给你拿个棉棒。儿子听了很开心,反复检查了我的口腔,最后说:检查完了,没有问题。
其实我对这个游戏力运用得并不是那么彻底,论说这个时候我应当扮演成一个害怕的小孩,要比他当时更害怕,这样孩子的恐惧会释放得更好。但是我看他的状态没那么严重,所以也就没这样做,说到底还是某些游戏看上去太傻了,尽管对孩子非常有用。不过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尝试啊。
3、爱喝甜味的药,不爱喝鱼腥草合剂
以前喂药时我也尽量坚持不焦虑不恐吓的原则,甜味的药其实就像喝饮料一个感觉。所以他对这个不排斥,尤其是看了《巴巴爸爸回到地球》那一页的图画时,就更爱喝了。
但是鱼腥草合剂的颜色给他来带一种不安。他非常坚决地表示不喝,挥着手想把我赶走。我试着按他感兴趣的来,比如“药水和棕色的熊一个颜色啊,和熊大一个颜色啊,和巴巴伯的颜色也差不多,巴巴祖说黑色最酷啊,这个药不是很甜,但也不太难喝,你坚持一下就喝完了,就三口就可以,可以闭着眼睛试试,妈妈很快给你漱漱口,巴巴伯会觉得你很了不起……”
我就慢慢给他讲,也不确定哪一句他能听进去,反正里面的每一句都有他感兴趣的词。比如熊,巴巴伯,黑色,一下,三口,漱口,了不起等等,这些都是他非常喜欢的。
然而突然某一刻,我发现他安静下来,原来他闭着眼睛,小脸扭曲着张开了嘴巴,我一愣才想起来这是要我给喂药啊,于是赶紧说:“就三口啊,宝贝,一,二,三,好了快快喝清水漱口。”喝完我才反应过来,是“闭上眼睛”这一句打动了他。
后来的三天,每次吃药我都是说:“来,闭上眼睛,喝三口。”
4、不肯查体温
一般情况下他查提问是不排斥的,但禁不住每天查好几次,到第四天的时候,他就烦了。奶奶一拿出来他就要哭,还要抢走说扔掉,反复几次都失败了。最后我只好试着设计成游戏来玩。原本没报多大希望,没想到竟然出奇地顺利。
(1)儿子扮演小医生,观察体温计的样子。(务必要注意好千万别掉了,防止水银中毒。可以在沙发上或者床上进行。)
(2)告诉儿子体温计要放在腋下(儿子反抗),我继续说:体温计是凉凉的,像冰激凌一样(引发美好的联想),如果你能放在腋下,然后数五个数字,它就能变成热乎乎的,像香喷喷的包子一样(继续引发美好联想,并且用由凉到热的变化引起他的好奇,用数五个数的时间让儿子知道很短暂,有意识地提高意志力)你想不想像小猫当当一样数数呢?(小猫当当荡秋千一书中,他最喜欢跟着数数)于是儿子乖乖抬起胳膊,我放上。
(3)然后陪着他数数,数到五,问他什么感觉,是不是不凉了?他说不凉了。然后我们开始玩“红绿灯”的游戏。(因为红绿灯的游戏百玩不厌,这个效果比用糖果诱惑更好,不会造成依靠奖励的情况)
(4)检查完毕后,我想拿来检查,他不让,非说自己看得懂。爸爸要抢过来,被我制止了。我就让他先看,他很开心地学着我们之前的样子观察了一阵,然后我申请只看一眼,他同意了。看完之后我还给他,他负责把温度计放在专门的小盒子里,又把盒子放在专门的抽屉里。(全程参与让他有种掌控感,不会觉得不安或惶恐,他很清楚这个东西是他自己拿的,他自己放的,很安全。)
后来也有不太配合的情况,但只要把温度计塞在他的小手里(尤其注意别掉了),他就会拿着自己往腋下塞,并且不让别人帮忙。
5、看电视上瘾不睡觉
感觉孩子生病那些糟心事太多了,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卡住。比如看他不出门也没大有精神,我们觉得适当给他看会电视也可以愉悦心情,但事实是,他一直看啊看,午睡时间要休息的时候还是不肯睡觉,全家人又没办法了,又不想在他生病的时候把他惹得不开心。
于是新一轮的游戏策略展开了。
(1) 用捉迷藏的游戏转移孩子注意力,他为了追我只好离开了电视机前。跟着我满客厅和卧室乱跑。接着我慢慢把活动区域引到他的卧室。
(2)玩颜料大战和滚筒洗衣机的游戏,让他不得不脱了鞋子上床。一开始儿子是坚决不肯脱鞋子,坚决不肯去床上的,甚至出现了我在床上玩,他在床下跟我互动的局面。最后我提出玩滚筒洗衣机,因为必须四肢支撑起来,儿子为了玩就迅速脱了鞋子上床。
(3) 滚筒洗衣机洗完了被子,我们晒干后,钻进去闻闻太阳的味道吧。这个建议儿子答应了,和我一起盖上了被子,然后我们在被窝里读《巴巴爸爸去度假》。
(4)读着读着,我说眼睛有点累了,躺下吧,把书放在一边妈妈给你讲故事。他也乖乖躺下了,我由读书变成讲书,他听了会睡着了。
这次发烧整整一周才好,我却感觉像度过了一个月那么漫长。这些不太舒服的日子里,我多么希望孩子能感受到一些故事的浪漫和游戏的趣味,希望他在以后回想起生病的感觉时,不仅仅有身体上的不适,还有精神上被呵护被爱的感受,检查和吃药时自己参与的掌控力,以及不畏惧治疗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