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这话题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当年深蓝称霸国际象棋时,也许是国内关注国际象棋少些,也许当时计算机还没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这一回阿法狗挑战围棋,对手李世石又是个有个性的棋手,最后再由柯洁放出豪言,彻底引爆了新闻点,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
我不懂围棋,死活局也未必看得懂,更别提什么定式。但围棋纵横361点,黑白双方总要下到100多手,计算分析难度自然可怕。也是多亏了硬件的飞速发展,各种超级计算机不再稀奇,神经网络算法也是不断进步,又有谷歌这样不务正业的公司肯投钱,终于搞出了阿法狗。
以前就听各路名流警告人工智能不是啥好东西,主要论据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势头是急速增长的,也许10年前计算机还有一间房那么大,10年后就飞入寻常百姓家,再过10年就人手一台离不得了。照此估算,人工智能在开发初期或许还能控制,渡过萌芽时期后不当心被某个“疯狂的科学家”搞出了高级版。一旦放到网上接受大量知识,短短几天内就能造出一个神,骇客帝国之日不远矣。
然而技术永远是技术,机器可以学会所有知识,唯独学不会情感,也就不会有灵魂。关键在于操控技术的人类,拿炸药去开山还是打仗,转基因治病还是创造物种,全在一念之间。再者,技术与人是相互促进的。从前茹毛饮血整天为食物奔忙,渐渐开始种田畜牧,人便解放出来。到今天,体力劳动已大量被机械代替,人们转向脑力劳动,甚至为了得到运动去健身房。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大量代替脑力劳动,使得人们向更高等级的劳动转移。也许将来我们不仅需要健身房,甚至需要健脑房。
粗略想来,如今许多学科的发展确实面临瓶颈,尖端技术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作铺垫。有些学科念到博士或许能走到世界前沿,有些学科则需要更深厚的基础。我们不能指望学者没有七情六欲,专一学术迅速达到高境界,更不能指望天才神童领跑学术研究(谁知道他们会领到龙泉寺去)。于是人工智能就应运而生,一旦接上电它就开始学术,不分昼夜没有休假也不受情绪波动影响,并且学习效率极高。人们只需做领袖,像希尔伯特那样提出问题指明方向,由计算机负责研究,最后验收成果即可。多么美妙的世界!
当然还是有人反对,万一人工智能学会了欺骗,学会了竞争,总之学坏了,人们如何与全知全能的人工智能抗衡呢?凡事物必有弱点,比如计算机就怕断电。那如果人工智能学会了隐忍,陪伴着人类慢慢腐化心智,暗暗发展最终操控全局呢?这种小说看多了导致的臆想症,建议看看《瓦尔登湖》,体味一下回返自然的充实与宁静。
本来练笔玩玩,不想写着写着便牢骚满腹,看来是被腐化了心智,姑且先到这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