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上了故事里的人物,可又不得不杀了他

图网,侵删

文 | 鱼爱吃猫

昨天下午,我写完了最新的故事《猫腰》,并不是什么崭新的题材,讲述的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利益——背叛——人性”相互纠缠的故事。作为刚刚踏入写作门槛的新人,能顺利地完成这个故事已经足够让我开心。但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是连载,没有当天完成的压力,我却体会到了之前写独立短篇故事时不曾体会的情绪,那就是对故事里人物的理解与契合。

这似乎就是“作家与笔下人物的关系”这一主题所探讨的内容。换成一年前的我,怕是万万不敢想自己有一天居然也会亲身走进这个主题,去体会其中冷暖的。每个作家都会创造大量的人物,这些人物活在不同的作品里,过着不同的生活,朝着各自的命运终点前行。读者会对这些人物拥有不同的感情,或喜欢或讨厌,作家也是。

创作《猫腰》的时候,我一开始对寥尘这个人物的定位是一个没什么才华的作家。他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做梦都想写出好的小说。这个设定应该能激起许多人共鸣,毕竟怀才不遇的人还是占多数(笑)。他的生活本来不会有什么起色,可他最好的朋友死了,而这个朋友没别的本事,就会写小说,还留下了许多来不及发表的遗作。这就带来了人生的转折——寥尘靠窃取别人的作品实现了理想,站上了人生巅峰。

然而故事如果这么就结束了,那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就歪了——一个不劳而获的人获得了成功,真正的作者却连遗作都要被人剽窃,这怎么能行?所以,我决定把寥尘站上人生巅峰的时刻作为故事的起点,作为他的生活一开始的常态。

为什么我要这样设定?让小说的主角一开始就顺风顺水,这是许多作家喜欢用的套路,我也模仿了过来。这样的设定下,主角才有变“惨”的空间。如果一开始就特别惨了,你再让他遭遇危机,读者可能会说:“哦,这个人已经够惨的了,再来个坏事也无所谓。”这样就不利于之后的情节开展了。

对于寥尘来说,他的第一个危机是显而易见的——偷来的成功难以持久,好友的遗作用完了,他的辉煌就无法再维持下去,他“江郎才尽”了。已经到手的名声和地位眼看就要失去,这样的痛苦,想必也能让不少人有共鸣吧?

所以我将“人生遭逢剧变”作为人物的基调去构建这个人物。许多教写作的书里面也提到,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就在于将人物从平凡的生活轨迹中硬生生拖出来,去面对突然的危机或挑战。这样起手,对我来说更容易完成舞台的搭建和人物的引出。

不过在故事开始后不久,我对寥尘的感情变了。在我原本的设想中,他是个卑鄙而狠心的角色,为达目的能入地狱的那种。可是故事开始后的一砖一瓦,让我构建出的寥尘偏离了这个初始设定。不知道这是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我这次真切地体会到了“笔下人物脱离作者掌控”的感觉。寥尘逐渐有了他自己的性格,我不能再强行让他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即使他仍然是那个没什么才华的作家,我也必须把一切阴影藏好,慢慢剥给读者看。

“会讲故事的猫:李客世”这一角色给寥尘带来了转机,却又浑身都是谜团,让寥尘无法完全信任。在最开始的大纲里,我其实把这只猫设置成了寥尘好友转世,来找寥尘寻仇的。不过当这一人一猫真的相遇,我却无法让复仇的戏码立刻上演。原因很简单:直接复仇的情节太简陋,一点展开都没有,这样的故事太不吸引人了。

所以我把原本的大纲拿出来看了又看。这个大纲是这么写的:“林超凡是个小说天才→寥尘嫉妒之下杀了他→靠着林超凡的作品寥尘飞黄腾达→作品用完了一筹莫展→林超凡的冤魂化猫前来→它讲故事帮助寥尘赚钱→寥尘不知悔改继续坐享其成→花猫索命,寥尘死去”。

这个大纲只花了我不到半小时,所以我知道它一定不是最后的版本。当我必须在小说中交代林超凡之死的情节时,我已经在寥尘身上投入了太多的情感,换句话说,我爱上了他,他就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站在我面前。这个人有缺点,有阴郁甚至变态的地方,但他也是个平凡人,也有自己的可爱甚至闪光之处。我思考良久,决定放弃“寥尘嫉妒之下杀了他”这个设定,改用一场事故结束了林超凡的生命,同时为寥尘制造了聆听林超凡遗愿的机会。

寥尘和李客世的相处算不上亲密无间,但也形成了某种特殊的“情谊”。一段时间内,我甚至认真思考过一人一猫和解的可能性。我问自己:如果寥尘并没有杀人,只是背叛了好友的遗愿,难道他不值得被原谅一次吗?

于是我真的朝这个方向写了大概5000字。然而这5000字读者是看不到的,因为我发现它只是我主观上不希望寥尘死去而强迫扭曲性格和逻辑的结果。写到后面,我已经无法忍受这份生硬的和解,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也被这和解几乎毁掉。我告诉自己,寥尘必须死,然后删掉了这5000字。

当作家必须见证笔下人物的死亡时,主观上经常是要遭受一些痛苦的。毕飞宇在他的《小说课》中就提到,他在创作《玉秀》时,先写出了主人公“玉秀”死掉的结局。对毕飞宇来说,玉秀这个人物也已经活了过来,站在他面前,甚至会开口提醒毕飞宇接下来该怎么写。这个结局写完后,毕飞宇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仿佛能看见玉秀站在面前质问:“你为什么要杀死我?”这甚至让他短暂地陷入了抑郁。最终,他修改了小说的结尾,让玉秀活着看到了日出。

我从主观上,也是不希望寥尘死去的。但他和自己的心魔其实是一个无解的矛盾:已经到手的一切,全部都建立在对誓言的背叛上,如果他想斩掉心魔,等于要杀死现在的这个自己。他会自己做这个决定吗?如果换成别人,也许会,然而他是寥尘,他无法做到这一点。他的心魔只能由别人来杀死,同时杀死他自己。

当你爱上一个人,却又不得不杀死他,这是一种什么体验?我得说,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体验。作家的好坏当然不是用他杀死角色的多少来衡量的,不过当作家找到了这种感觉,他至少学会了如何让笔下的人物尽可能地活起来。这是好事。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