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1.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钢琴家
除课本知识之外,培养孩子其他特长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孩子的兴趣没有规定说必须要学什么,父母耗费大量的金钱时间让孩子去学他们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确实是对孩子未来的一个大期望,但是也得考虑孩子的学习、承受能力,考虑孩子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东西,尊重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
2.保护孩子那些稀奇古怪的好奇心
孩子们小些时候都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当问出这些问题时候,父母要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直接告诉答案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就直接找父母要答案,而不是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
父母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会因为好奇而自觉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思考更多的问题,且会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这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视野的开拓有很大帮助。
3.“兴趣实验室”发掘孩子的兴趣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父母从孩子的行为和语言中了解到孩子的兴趣,应当保护好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加以正确引导。如果父母用自己的看法,觉得那种兴趣的发展前景不大,就不把孩子往那方面培养,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兴趣的推动力绝不可小看,父母要尽量想办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兴趣实验室,让孩子的兴趣在那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4.培养主兴趣和多样化兴趣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要培养一个主兴趣,还要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
引导和帮助孩子将最擅长、最喜欢的兴趣定为主兴趣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让孩子的兴趣广泛的、全面的发展,为孩子的美好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每一位家长应尽的职责。
5.有些兴趣,需要父母的把控
兴趣的培养和发展,对孩子将来成才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所以严格把控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家长的职责所在。
如何把控?
把控不是说孩子要按照家长决定的兴趣爱好去学,而是当孩子在多种兴趣爱好上摇摆不定时,在孩子没有特定兴趣爱好时,在充分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科学的帮助孩子规划人生,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严格把控,帮孩子挑一两个主兴趣,并引导他坚持学习。
图一:国画 图二: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