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一个读者在后台,跟我聊了很长时间。
她的情况和我挺像,都是离婚之后,抚养权归了前夫。
现在她有个男朋友,对她挺不错,而前夫也一直拿孩子做由头,时不时劝她复婚。
她问我该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最好记住一点,无论和谁在一起,事先说好,别轻易生第二个孩子。”
我这么说,完全是出于我的个人感受。
当年离婚的时候,说是判决不公也好,娘家反对也好,个人条件不足也好,总之,我没有要到抚养权。
我的孩子从小在奶奶家长大。
我无法容忍有一天,他见我在照顾另一个更小的孩子,心想:“哦,原来你不是养不了,只是养的不是我。”
好在,这个读者也很赞同我的建议,说:“只要我的第一个孩子还没获得幸福,我就没资格生第二个。”
可能在旁人看来,我俩都有点偏执。可是我们完全能理解对方的感受。
如果第一个孩子没能幸福,就生下第二个孩子,那么无论从感情还是物质方面,势必会伤害第一个。
而且,一个无法周全第一个孩子的女人,也很难周全第二个。
-2-
最近,傅首尔上《奇葩说》,也谈到了生二胎的问题。
她的观点是:“如果老大坚决不同意,说明你根本不配生二胎”
这听起来,仿佛是有违女性的独立意志。——女人要不要生老二,老大说了算?
但她有自己的看法。
她说:“孩子坚决反对的背后,是因为父母给的不够。”
“当一个孩子表达,我不想要弟弟妹妹,我不想要分享爱,我只想爸妈只爱我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不要简单粗暴地认为,这个孩子可真自私。”
“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他怎么会介意分享?当他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很多人看完这场辩论,都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糖真的分不等,水真的端不平,手指真的有长有短,手心就是比手背肉多。”
那些未经同意,就迎来弟弟妹妹的心情,无论过多久,都会深藏在一个人心中。
我认识一个姐姐,结婚很多年,无论谁劝,坚决不生二胎。
她给出的理由有,精力不够,财力不够,不想活得太累,等等。
有一回,亲戚劝她:“能生就能养。以前你爸妈也不富裕,不一样把你们姐弟几个养大了?”
她终于忍不住说出心里话:“就是因为这个,我才不想生二胎。”
“你以为我不生二胎,只是为了轻松吗?不,其实我实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原来,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小时候完全没准备好成为姐姐,弟弟妹妹的到来,就使得她被迫长大。
每个人都告诉她:“你现在是姐姐了,你得懂事。”
她也确实做的不错,学会了分享,学会了隐忍,学会了照顾弟弟妹妹,迅速成为一个像样的姐姐。
但她在内心暗暗发誓,将来绝不让自己的孩子,遭受同样的经历。
-3-
我很喜欢苏格兰童话——《彼得潘》。
彼得潘是个调皮的男孩,因为贪玩,和仙子们住在永无乡。
当故事临近结尾,彼得潘获准可以实现三个愿望。
在许下第二个愿望时,他提出想回家看望妈妈。
于是他飞呀飞,一直飞到家里的窗户边,看到窗户开着,母亲睡在床上,嘴里念着他的名字——“彼得”,仿佛那是全世界最好听的名字。
他用笛子吹出一个吻,送到母亲唇边。
彼得原本要留下来,可他转念一想:“反正母亲会永远等着我,永远爱我,我为什么不出去再玩一会儿呢?”
他暗暗发誓,一定会在第三个愿望的时候回家,陪在母亲身边,做一个出色的儿子。
他又去了永无乡,和仙子们一一告别。
可是,当彼得潘借助第三个愿望飞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家里的窗户装上了栏杆,母亲正抱着另一个新生的婴儿。
他在窗户外面绝望地呼喊,却没有一个人听到他的声音。
这是我听过最悲痛的故事。
-4-
彼得潘是有点自作自受。——他高估了母爱。
但在现实在生活中,许多孩子并没有像彼得潘一样调皮,却同样经历过这种失望。
父母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来源,如果你给不起,真的就不要生。
我见过有的女人,第一次结婚,生娃,闹离婚,养不起,争不过,顾不上,孩子留给前夫。
但依然有勇气再结婚,再生娃,万一闹离婚,依然养不起,顾不上。
她每结一次婚,就生一个孩子,每离一次婚,就丢下一个孩子。
期间,可能有的前夫再婚了,有的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孩子希望投奔到她身边几年。
她却抱着更小的孩子,表示无能为力。
她真的是自由独立的女性,却是在拿孩子的幸福赌博。
人活着,不是只要为自己负责就够了,还要为生你的人负责,为你生的人负责。
所以,每个人在生二胎之前,都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你的第一个孩子,现在过得幸福吗?
在将来的生活中,当孩子向你提出合理的需求,你能在顾全二胎的同时,毫无障碍地满足他吗?
你的孩子有充分了解,并且准备好充当哥哥或者姐姐的角色吗?
万一婚姻发生变化,你能当好每个孩子的妈妈吗?
如果以上4个问题,有任何一个的回答是“不”。
那么,对不起,你真的还没资格生二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