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思维导图是什么样子的呢
是这样的手绘风思维导图?
还是这样子用软件做的思维导图?
这两类思维导图算是目前思维导图的两大流派了。一个手绘流,一个软件流
那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到底应该学习哪个流派呢?会遇到这个问题,难道不是因为教你的老师会侧重于一个流派吗?
手绘流会给你列举手绘的诸多优点,比如手绘画的精美,能增强记忆,随时随地都能画等,最重要的是,老师是靠手绘来吸引你来跟他学习的:软件流则会反驳啦,说手绘很麻烦啊浪费时间啊,不方便学之类的,然后标榜自己说手绘流的缺点它全部都没有,更重要的是,老师说用软件做思维导图更有效率,那这个时候是不是陷入两难了呢?
其实不是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回过头来用思维导图思考这个问题(不管你是哪个流派):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然后你会得到这样的思维导图结构来:
你可以再仔细想想,看看这幅思维导图,假如思维导图是什么这个主题的分支不是手绘和软件,而是思维加导图的话,这个导图该怎么画呢?
其实所谓的思维导图,并不应该按照绘制的方法来定义它,而应该按照它的结构来定义它: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可视化的思考工具。这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思维导图是为了思考而生的工具,也就是当我们需要思考工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它,那它和传统的思考工具,比如传统的5w2h有什么区别呢?在于思考的方式:它运用的是主题思考和模块思考。
为什么说思维导图运用主题思考呢?因为每一张导图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它中间的主干。为什么说思维导图运用模块思考呢?因为每一张导图都有数个小问题模块,也就是主干的分支。实际上,每一个小问题模块也是一个主题,也就是一张思维导图。所以从本质上讲,思维导图运用的是主题思考法。
还是刚刚的导图,我们的主题是思维导图是什么?分支是思维加导图或手绘加软件,这是定义思维导图的模块。
而这些模块又需要更细小的模块来定义它们。比如思维这个模块,可以细分为主题思考和模块思考两个模块。
我们思考的顺序其实也往往如此,把一个大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小问题继续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直到小问题拆分成可解决的小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逐个解决它,来解决大问题。所以说,思维导图是一个思考工具。同时,它也是一个可视化的思考工具。你的思考过程完整的反应到了图上,导图过程也同时是思考过程。这是区别于其他思考工具的特点。它可以将你的线性思考可视化,比如常见的清单,流程图
它也可以将你的非线性思考可视化,比如层次结构图,树状图
所以说,思维导图是一个可视化的思考工具。
重新认识了思维导图之后,相信不少聪明的人已经明白了思维导图的价值所在。
每个人分析问题会采取不同的角度,而我采取的角度比较直观,我认为思维导图的价值有两点:
1,目的导向 每一幅思维导图都有一个主干,这个主干促使我们思考特定的问题。不管我们用什么形式思考,我们都是为了解决这个特定的问题而思考,所以说思维导图是目的导向的。
那么我们平时使用导图的时候可以采取什么做法呢?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模板思考法
所谓模板思考,就是在你不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时,去寻找一个已有的思考模板,然后顺着模板去思考。
比如,当你要制作一份简历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没错,去找一份简历模板!
为什么?因为问题是做一份个人简历,但这份简历需要哪些模块你并不知道,即便你自己知道,没有模板你靠自己的思考来找到这些模块,也是一个比较难的工作。
但是你可以找到现成的模板,模板会告诉你有哪些模块,而这些模块又肯定能解决你的问题,所以你就通过模板快速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剩下的就只是填模板把这份简历做出来而已了。
这个模板大家猜我是哪找的?
直接新建一个word搜索简历就能找到简历模板了。word这么强大的功能你们都不知道,还不去学word课程?同样,不同类型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考框架,而这些思考框架其实早就有了很多成熟的模板。比如5W2H法,金字塔原理等等,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运用思维导图,直接把模板套上,然后使用模板解决问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种,清单思考法所谓清单思考,就是无法用模板思考时,便顺着某种逻辑去思考,并把你的思考轨迹写在导图上的一种思考方式。
比如一开始我们讲到“思维导图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我们想要定义思维导图,就需要按照绘制方式的逻辑来找到问题的分支,或者按照词本身的构成来找到问题的分支。
这种思考方式,比较难的在于要让分支符合MECE原则,也就是分支之间最好能相互独立,并完全穷尽所有可能。 举个简单的的例子,定义人类,按性别分,可以分成男女两个集合,也可以分成男人,女人,女博士三个集合。男女的分法符合MECE原则,但是男人,女人,女博士的分法却不符合,因为女博士只是女人的一部分,这两个集合不相互独立。
这个案例中,正确的分法是这样的,非常简单。不过遇上了更复杂的问题,就没那么容易让分支符合MECE原则了。平时大家在使用清单思考法时要注意分支要符合MECE原则这个问题。 结合模板思考或者清单思考法,我们就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解决特定问题。
思维可视化是思维导图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它可以靠解放脑力大幅地提高思考的效率。 人的思考,特别是逻辑思考其实有点像电脑,它在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全部会存储在短期记忆里(内存)。然而而大脑的短期记忆十分有限的,当考虑到的信息太多时,便会超负荷而无法思考。
请你计算179*24这个算式
但是如果给你一张纸和笔,你一会就能算出正确答案来了。而这个计算过程,其实就是思考可视化的过程。思考可视化解放了记忆,也就让脑力可以聚焦于最简单的99乘法上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你的思考效率就会得到提升。
思维导图也是这样通过将思考可视化,从而解放脑力提升思考效率的。
从总体上而言,思维导图具有上帝视角。导图制作者可以同时从问题的结构和问题的细节出发考虑问题。并自由地在这两者之间切换。比较常见的场景是阅读[图片]比如我们要读一本几百页的书,读的快可能也需要几个小时才知道这本书总体上讲了哪些内容。
但是,如果我们读目录,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知道这本书总体上讲了哪些内容。
如果是思维导图呢?半分钟足矣
在一幅图内,我能够通过聚焦第一层级的分支知道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这是全局观。
而如果我对某一个章节感兴趣,我就可以对这个章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将这个分支进行深挖。
我们可以自主的有选择的从各个层级,各个角度去阅读一本书,而不必局限于书自身的排版顺序。
从细节上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完善思考的结构,发现思维的盲区。 运用场景2:处理任务当我们要做一个比较大的任务时,我们该怎么处理呢?我在准备这个分享时是这么做的
书的目录和你自己做的思维导图,其实并不一样,这个在制作之后体会会更深,特别是你再看这本书的时候。在这里,其实我用的就是模板思考法。我按照确定主题,绘制思维导图,撰写逐字稿,为逐字稿配图,完善修改这5个步骤来完成这次分享的准备工作。每一步又有具体的可操作细节,所以我在准备分享时是心里有底的,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也知道自己处于任务的哪个阶段。当然,这个模板是我自己做的,所以在绘制模板时,我又使用的是清单思考法。
要分的合理,就要看着自己分出来的分支,这样就会发现你问题了。
运用场景3:头脑风暴
在与他人讨论的时候,思维导图更是有效。比如刚刚的那副导图,我发到群里之后,所有人都可以对这个导图的优化方案进行思考,而如果有人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我就可以马上对导图进行修改。整个讨论将可以围绕着主题进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分支拓展讨论的深度,并且随时能够在某个方向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这是非可视化的讨论所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在我看来,思维导图具有目的导向和思维可视化两大价值。
大家在运用思维导图的时候,如果围绕着这两大价值展开,就再也不会产生到底是手绘还是软件绘制这样的困扰了。这是因为,只要能达到思考的目的将你的思维可视化,不管是手绘还是软件制作都是无所谓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思维导图
大家要有这样的意识,问题复杂到不能马上想出答案,就要写下来!
在分享的最后,可能会有学员想让我推荐一下思维导图的制作工具。
电脑端,我优先推荐百度脑图,优点是无需下载,在线编辑,随时分享;
其次推荐Xmind,这是款PC端的软件,在没网的时候用它还是挺好的,有免费版,虽然功能不全,但是够用,比如自定义模板等等,而且好歹是正版,我们鼓励大家支持正版;手机端的话,其实不太推荐使用思维导图,因为它已经背离了我所说的上帝视角价值。当这个脑图足够大时,手机是没办法较好的编辑的。而当这个脑图只有一两个层级时,为什么不能在便签本上列个清单呢?最后,我放一下今天分享内容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做一个简单回顾。
问题答疑
1,如果导图内容确实出现了交叉的内容,也就是不符合刚才说的那个原则,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吗?
要避免出现不符合MECE原则的情况,第一就是要使用成熟的模板,第二就是要用一个连贯的逻辑来分类。比如按性别,按数量,按长度,
2,在编辑思维导图的时候,会出现在分支模块上,出现分支太多,手绘的画,一张纸完全不够用,有什么建议嘛?
手绘脑图我个人建议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整理思维用,如果分支过多,还是要用软件。不然分支那么多,你要回顾的之后,怎么快速找到它呢
3,思维导图上的模块关键字时清晰一点还是简洁一点比较好呢
以目的为导向!
,4,你的目的是什么?关键字能解决问题吗?
不能,就清楚一点。能,就简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