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傍晚,在202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宾大正式向林徽因颁发建筑学学士学位,以表彰她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先驱的卓越贡献。
毕业典礼现场,林徽因外孙女于葵代表林徽因,从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手中,接过了这份迟到近百年的学位证书。
毕业典礼上,弗里茨·斯坦纳发表了讲话,他说,“有一句话是,每个伟大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女人……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伟大的建筑师,但今天,林徽因没有站在梁思成背后。”“她对全世界建筑行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于葵:在林徽因追授学位座谈会上的讲话
(转载自 建筑史学刊 公众号)
各位毕业生、校友和朋友们:
我是于葵。作为林徽因的外孙女,今天能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的时刻来到宾大与诸位相聚畅谈,我深感荣幸。
在这里,我也代表林徽因的亲人们向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向在座的诸位老师、同学、家长们致以深深的敬意。林徽因的这些亲人们有的由于年迈或其他原因今天未能在场,如我的母亲——林徽因、梁思成的长女梁再冰。此时此刻,无论身在何地,我们都怀有一样的感动和谢意。
不久前在北京,我们家人与Fritz Stenier 院长、Jeff副院长以及林中杰教授等见面座谈时获悉: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对林徽因——一位百年前毕业生的选修课成绩进行严格审核之后,决定追授她当年学而未得的建筑学位并颁发证书!Stenier 院长说:“我们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也做成了一件以前不曾做过的事!”在林徽因入校一百周年之际,也是林徽因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时,她能得到母校这样的认可,作为晚辈,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向林徽因致敬。为她对梦想的执着追寻,为她对事业的不懈探索。这位外表看似纤弱的女性,内里却有着刚强不屈、执着坚定的品格。十七岁那年,林徽因从欧洲游学回国时即认定了自己“事业的模样”——立志要成为一位建筑师。她陶醉于伟大时代的建筑作品,着迷于美学、科学的融合,沉浸于人文、历史的厚重……她只身闯入了一个本属于男人的世界。林徽因的选择,面对的不止是求学的难题,那是她一生的挑战,她遭遇的困难将数不胜数。当年,在中国,建筑学尚是一片空白,建筑仅仅被看成是手艺、劳作之事,官学儒生不屑与匠人为伍,这个领域更与女子毫不沾边。而她却要为祖国带回一门新学问、新学科,要成为新一代的女建筑师。
林徽因的“耀眼”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档案显示,在校的最后一年,林徽因这位非建筑系学生,竟然受聘于建筑系,担任建筑系助教和图绘业余指导教师。而这最后一年,也是林徽因最为艰难的一年。1925年底,林徽因父亲突然去世,她失去了最珍爱的亲人、最知心的朋友。父亲的离去在经济上同时也对林徽因造成重创,她的学费本靠父亲筹措,父亲死后家中几乎一贫如洗,她被迫甚至曾考虑放弃学业,回国先安顿家人,照顾母亲,同时准备重新考取全额官费留学生资质,以求自己经济上的独立。当时她要完成艺术专业课程,选修建筑课程,同时担任助教,指导绘图。林徽因的压力远超他人。梁再冰曾说“真不知那时感情极为细腻的年轻的母亲(林徽因)是凭着怎样的毅力熬过来的”。林徽因最终能够支撑下来,由于她自身的优秀,由于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的及时援手,也由于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建筑系助教这份工作的收入使她的困境在相当程度上得以缓解。这种感受我们在同宾大教师们的沟通中也曾表达。
身处宾夕法尼亚大学,我感到特别亲切!很多人都知道,熟悉梁思成、林徽因的朋友常用“梁林”一并指代这对伴侣,认为他们水乳交融,不可分隔。
而宾大的教室、宾大的校园,正是“梁林天作之合”的起点。林徽因有一批学霸同窗,这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小分队是让宾大记忆深刻的优秀学生。他们代表着一代人的优秀。林徽因与这样一批优秀的学子共同学习受益良多。她一定选择在这里学习的一个特别重要原因,就是她能够与梁思成并肩奋斗。林徽因与梁思成性格存在差异而又彼此互补,林满脑子的创意,与梁的扎实严谨结合就孕育出清新灵动的作品。他们在留学期间的“争吵”不仅没有消弱彼此的情感,反而成为他们思想碰撞交流的一种方式,由此逐渐磨合出他们价值观的高度一致。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共同事业,正式在这里打下了基础。林徽因对她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始终怀有深深的情感!
离开母校,林徽因用之后的岁月证明——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建筑师!我们曾经感慨,林徽因几乎学习了全部建筑课程,却最终没有得到建筑学位。正是这样一位女性,却将毕生献给了建筑。想来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尽管如此,她还是在建筑领域取得了斐然成就,其地位和影响之重要得到公认。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她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领域都有建树,但唯有建筑专业是她从少年时代就认定并且作为神圣职业来献身的!她的墓碑上刻写着“建筑师林徽因”几个大字——这是梁思成对妻子林徽因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概括。今天,值此重要时刻,我还想重复那句话:林徽因用一生证明——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建筑师!
当年,林徽因做了一件大多数女性不曾或不敢做的事情。今天,宾夕法尼亚大学也为她做了一件不曾做过的事情——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位。这背后,让我们体味到了一种同样的、执着求真的可贵精神!
我们衷心感谢林徽因的母校为林徽因所做的一切——在她入校百年之际给她荣誉,向她致敬。我想,倘若林徽因泉下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
再次感谢大家!
01
林徽因,一位真正的建筑师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时,林徽因曾接受当地报刊的采访,她说:“至今还没有多少中国建筑师......我们悲伤地看到,我们本土的、特色的、原初的艺术正在被那种‘跟上世界’的狂热粗暴所剥夺。”而她在美国求学,就是为了“学习所有艺术的基本原理,用以设计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正是带着这样的理想,林徽因学成归国。
作为建筑师,林徽因留下的建筑作品并不多,主要有东北大学校徽、北京大学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云南大学女生宿舍、清华园胜因院教师宿舍等,她也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持续的战乱和颠沛流离让林徽因几乎没有进行建筑实践的机会。而林徽因在建筑学方面的贡献,远远不止于这几座建筑。
1931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加入营造学社,他们努力记录和整理当时尚未被发现重视的中国古代建筑遗产,同时推动了中国建筑史研究体系的构建。可以说,如果不是他们,那么我们将对许多古老的中国建筑风格一无所知。
林徽因参加了营造学社绝大部分的田野考察,他们走过北京八大处,太原、汾阳、孝义、介休、灵石、霍县、赵县等地,测绘了河北正定隆兴寺,苏州三清殿、云岩寺塔,杭州六和塔、金华天宁寺、宣平延福寺,五台山佛光寺,大同华严寺……
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撰写了大量古建筑的调研报告,对于研究古建筑,林徽因有她的特色。“建筑意”是她对建筑学界的一大贡献,在林徽因眼里,古建筑是“技术与美的结合”“历史和人情的凝聚”,古建筑在她的描述下,不只是一堆木料砖石的构砌,而是有灵气的生命。
林徽因是最早对中国传统建筑做出理论定义的学者,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林徽因写道:“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进程序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绝未因受外来影响致激起复杂变化者。不止在东方三大系建筑之中,较其他两系——印度及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享寿特长,通行地面特广,而艺术又独臻于最高成熟点。即在世界东西各建筑派系中,相较起来,也是个极特殊的直贯系统。”
林徽因对于民居的研究也是超前的,1945年,在最后一期《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林徽因发表了《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详细介绍了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对战后新型住宅小区的建设情况,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为普通人设计建筑,林徽因意识到战后中国也应该这样做。当时的林徽因,流亡李庄,已在生死边缘挣扎多时,但她思考的问题,仍然是与世界同步的。
1955年,林徽因因肺病早逝,她的墓碑上只刻了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她是一位真正的建筑师。
02
实业救国,600多座房子创造中国奇迹
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归国的很多建筑师,都选择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他们完成的建筑作品有600个左右,很多都成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经典,他们探索如何让建筑设计经济合理、功能适宜、结构清晰、造型新颖,他们设计的作品在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居住生活等领域中,为中国带来了新气象,在祖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书写了华丽的篇章。
精英学子杨廷宝于1926年回国,次年,他便完成了第一个重要公共建筑——沈阳京奉铁路辽宁总站,这个作品体现了巴黎美院学派的折中主义样式,他根据建筑本身的功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所处城市的建筑文化对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进行了调整。
后来,杨廷宝与朱彬都加入了当时影响最大的华人建筑设计事务所——基泰工程司,并成为事务所的中流砥柱,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建造了大量优秀的建筑作品。
南京中央医院建于1933年,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结合而呈现“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简朴实用且略带中国色彩。
1936年开业的大新公司,现为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是一座兼具中西风格的建筑,建筑面简洁,以竖线条构图为主,底层以黑色花岗石饰面,顶层以简化的中国式栏杆和挂落作为装饰,大新公司也是上海第一家设地下商场的百货商店,为顾客带来了崭新的空间体验。
当时除了基泰工程司外,最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单位是由赵深、陈植、童寯三位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建筑师创办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自1931年至1952年的20多年间,事务所共承接工程项目200余项,遍及南京、无锡、上海、重庆、昆明、贵州、杭州等地,对中国的建筑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3年,童寯与赵深、陈植合作设计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被后人评为民国时期最优秀的建筑之一,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新民族形式的重要范例,民国年间出版的《中国建筑》杂志评价外交部办公楼为“首都之最合现代化建筑物之一”。
大上海大戏****院现为大上海电影院,建于1933年,是一座时尚的现代风格建筑。建筑外立面创新地采用了黑色磨光大理石贴面,形成匠心独具的竖线条构图。在数十年后,陈植回忆起这座建筑仍然说:“大上海大戏院立面有八根空心玻璃柱子,内装霓虹灯管,从南京路北望是一大片灯光,效果特好。”
建筑师范文照在1927年开设私人事务所,他的代表作美琪大戏院当时有“远东最先进的艺术影宫”之美誉,其造型简洁,融合了现代与古典美之精华,建筑中部五扇通高的长窗,使入口大厅成为立面的焦点,表现出全新的现代建筑风貌。
范文照设计的集雅公寓,建筑的平面布局服务于舒适、方便且安逸的现代生活需要,节约厨卫面积,突出起居室活动空间,每户配有内阳台,体现出“由内而外”的设计理念,设计房屋时在满足建筑实际使用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美术化”的建筑外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批建筑师也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55年6月,陈植被任命为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建筑师,参与领导上海市的城市建设。1959年,陈植主持设计了“闵行一条街”,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卫星城”,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工人住宅区,仅用了78天就建成了,它是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象征。
杨廷宝则以设计指导的身份参与了一些大型国家工程项目的集体创作与方案设计,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新馆(现国家图书馆)等代表性的建筑,均有他的贡献。
03
教育报国,他们也是桃李满天下的建筑教育家
这一批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师们,还创办了中国一大半的建筑院校,奠定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基础,教育报国,也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在培养建筑师的过程中,他们把中国建筑的历史底蕴、设计方法、艺术等,通过教育内化为下一代建筑师们的学术底蕴。
刚刚从美国归来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便执教于东北大学,他们不仅是建筑系的创办者,更是仅有的两名建筑学授业老师,林徽因负责讲授美术和建筑设计,梁思成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设计原理,他们将美国的“体形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理念引入中国,倡导建筑教育要关注广义的人居环境,同时还将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相融合,开设了建筑史课程。
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将塑造包豪斯等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设计理念转化为适合中国的新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最早的建筑教育影响了几代中国建筑师和学者。
杨廷宝、童寯等****建筑师,在从事设计实践的同时,也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等学校任教,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人才做出了贡献。
杨廷宝不善言辞,他在教课时会在学生的图纸上铺一张草图纸亲手改图,他会跟学生分析每个设计问题的各种处理思路,他从不指出哪个设计有错误,而是解释各种建筑处理手法的利弊,让学生们自己取舍。这套灵活的现代教学方案,是在帮助学生拓展思路,而不是固化他们的思路。杨廷宝的现代建筑教学理念深刻地启发了后来的建筑教学模式,是当代建筑教学模式的样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童寯辞去了所有社会职务,一直在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理论和教学工作,直到逝世。他的圈子小得只剩下建筑系的一张书桌,但他的学术视野却包罗古今中外: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考证,到东西方建筑的比较,再到雕塑、绘画史的研究均有著作。
童寯的这句话让他的学生们一直印刻在心中:“一个好的建筑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思想,有严谨的学风,有正直的人品,才会有合格的建筑设计。”
结语
今天我们回看百年前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荣光,不禁赞叹,他们吸收的是西方的理念,却更清楚地看到了祖国建筑该走的道路,这对于中国现代建筑来说,是幸运的。
在他们之后,第二代、第三代的建筑师们,还在延续着他们所创造的建筑奇迹。
参考资料
《宾夕法尼亚大学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位》(宾大沃顿PWCC)
《归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世界建筑》202002期)
《林徽因讲古建》手绘插图版(林徽因 著,张皓熙 绘,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
好书推荐
中国古建筑入门书,古建爱好者、林徽因粉丝不可错过的科普读物,林徽因建筑学作品,50余幅手绘图,独乐寺、佛光寺等,重走梁思成、林徽因古建寻访之路,解开古建的层层密码。
书中收录了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和论述,包括对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力求展现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的一面。林徽因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具有科学之严谨,同时使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了我国古建筑在技艺方面的精湛成就,充满诗情画意。
特别增加了50余幅原创手绘图,图文并茂,版式典雅,希望能帮助读者直观感知中国古建的艺术魅力。本书既可以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学习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古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