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慧: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春秋·孔子《论语》

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就不能了解别人。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人际交往的小细节,恰恰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

曾经有个酒店老板与无赖的小故事。

一个人走进饭店要了酒菜,吃罢摸摸口袋发现忘了带钱,便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到了,他也进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帐,我就不行?”

店家说:“人家吃菜,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往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礼仪姿态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态必然优雅。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态来的。

启示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讲究礼仪与姿态。因为我们的外在形象,是别人了解我们的一面镜子。

启示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动作、姿态来衡量、了解和理解别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