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
非常抱歉,昨天又对你发脾气了。
虽然我知道你已经12岁了,不需要我再用拔高的音量和激烈的语气来强调事情的重要性,但是我还是发了火。
也正是因为你已经12岁了, 有些事再不讲明白,恐怕以后再讲,就太晚了。
上了六年级的你,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比从前懂事了很多。我又从不因为考试成绩责备于你。所以都是那“该死的作业”,才让家里“鸡飞狗跳”对吗?
昨天的语文作业里,有一篇老舍的《可爱的成都》,题目要求写出作者喜欢成都的四点原因。
我觉得你的答案有待商榷,就想拉你坐下探讨一番。你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表明自己的答案无可质疑。
于是我提议重读文章。结果我一坐下来开始读,你便开始四处游逛。
当我抬起头来,刚好看见你从自己房间出来。再看了你这几天的数学作业、英语作业,我深深地感受到你对原本不多的作业的厌恶,还有你对已经做完的作业弃之如敝履的态度。
如果只是讨厌作业,倒也罢了。通过观察你每天在家的活动,再结合你的学习效果,做爸爸的一眼就能看出,你既没有把每天学到的知识彻底弄懂的意愿,也体会不到学习课堂知识的乐趣。
你的学习是被动的,没有目标的,不求效果的。除了这些我早就知道的,昨天的事情还让我发现,课堂知识居然成了你极力回避的存在。以至于让你为了回避,把对人基本的尊重都丢弃了。
这样的话,问题就严重了。
虽然“一个人不应该因为自己没做过的事受到惩罚”这句话很著名,但是它只适用于法律层面。
事实上,有一些事,人如果没做,是会受到惩罚的:一天没吃饭,就要受挨饿的惩罚。如果一个月没吃饭,恐怕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学习也是如此,该学习的岁月没有学习,就要用之后的人生付代价。
可是我不想说这些。我也不想说,在学习和成长的黄金岁月大肆荒废时光的祖国花朵将来怎么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父母讲到孩子的将来,总是小心翼翼:害怕出口的话成了诅咒,一语成谶;也怕期望太重,让孩子背上包袱。
国家民族和主义的大话,爸爸可能说得太多了,这次,我想和你聊聊咱们自己。
1 为什么读书
前一段时间,一个高中生因为不满讲座讲师恶俗的价值观,冲上讲台,夺过话筒,振臂高呼:“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百多年前,周总理回答校长的问话时,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一年,周总理也是12岁。
为了什么而读书?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不一样。各人经历不同,本不必强求一致。
中国人1949年就站起来了,中国国土上早就没有了租界。你没有机会直面周总理曾经面对过的民族屈辱感。
恐怕你也没有敏锐到能看清我们的民族在复兴道路上将要面临的艰难险阻。既不明白国歌里“最危险的时候”的意味,对“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也是懵懵懂懂。
所以即便你现在说出和周总理一样的话,也感受不到身上的担子,恐怕也无处使力。
我自然想怪你学习不够,才不能体察。但是你年纪尚轻,经历尚浅,也情有可原。而问题就在于,主动学习,偏偏是增长经历最快的方式,又偏偏正是这些经历,构成了你。
2 你是谁?
你是谁?你在哪儿?你要到哪儿去?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回答吗?
健康博主们常常说:
You are what you eat.
我想让你明白的是:
You are what you learn.
你学什么,你就是什么。
去年,你刚刚升上六年级的那几天,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同学,你回家说这个同学很看重成绩,那个同学偷偷带手机。
然后你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现在想想,我当时的回答,还是草率了。
其实,聪不聪明、漂不漂亮什么的,都定义不了一个人。
真正决定一个人是谁的,是她面对问题时的反应,是她如何与世界打交道。
是她理解世界的方式,
是她认为什么重要,
是她怎么去过这一辈子。
一个人看不到真实的自己,除非在世界的倒影里。
当你面对世界的倒影的时候,你想看到一个怎样的自己?
在南美洲的内陆国家玻利维亚,有大片大片被盐覆盖的荒原。
有些地方的盐上面会有浅浅的水,在一望无际的盐沼里,只能看到天空的倒影,被称为天空之镜。
置身其中,仿佛整个世界连同自己,都被收入脚下的镜子中。
在倒影里,你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世界中的样子。那是你希望看到的样子吗?
在这一节的开头,我提到了很多问题。其中的一些,我昨天还问过你。
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一无所知的人,是很难幸福的。因为一个人如果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别人给他什么都是错的。
3 你要做什么?
现在回到你身上,这些问题的答案,你清楚吗?恐怕并不清楚。
这不要紧,你才12岁,还来得及去找答案。更何况,大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
只不过,只有当你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才能接近这些答案。
而要想摆脱单纯的想象和幻想,真正地了解自己和世界,唯有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途。
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能不断获得战胜困难的动力,从而取得成就。
我常常问你,你现在最想做成的事是什么?
有没有这样一件事,不管它多困难,不管要付出多大努力,你都要把它做成?
有没有这样一件事,你用尽100种办法没有成功,你仍然会寻求第101种可能成功的办法,而不会放弃?
每一次,你都是以默不作声作为回答。
我当然明白,不作声的意思就是,没有这样一件事。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担忧。
因为必须要做成的这件事,代表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能帮助一个人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
谁能保证自己这辈子不遇到一点困难呢?又有哪个人不需要这样的信念呢?
我觉得每个人一辈子最好要有至少一件这样的事情。
如果他一辈子都没有过这样一件事情,那么在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哪怕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恐怕也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年龄越长,这样的感觉就会越发明显。
只要你的学识不断增长,阅历不断加深,总有一天你会了解,轻易屈服于困难,会酿成怎样的悲剧。
只要你的学识不断增长,阅历不断加深,慢慢你也会对那件你一定要去做成的事产生感应。
而一旦你用出全力去做这件事,不待成功,你的成长就已经取得了飞跃。
我非常期待这一天,但是如果没有学习,这一天的到来恐怕会遥遥无期。
4 你喜欢自己吗?
所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其实大可以等到将来给自己立传的时候再来回答。你现在的年龄,一切未有定论。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学习能让你接近答案,还能让这个答案越来越讨你自己喜欢。
人不是一成不变的。
想想你在幼儿园的时候,是怎么帮妈妈数饺子的?即使妈妈把饺子摆得整整齐齐,你也只能一个一个数,有时数了半天,还会数错。
现在呢?五行六列的饺子你看一眼就知道是30个。因为你学了乘法,而且对乘法自然而然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你的一部分。
就拿数饺子这件事来说,你愿意回到幼儿园那个时候吗?
学习,不管是哪个学科,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你解决问题的方式,改变着你理解世界的方式,改变着你认识人的方式,改变着你认识自己的方式。
而这些方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的不同。
你了解的不同文化越多,不同的思想越多,不同的知识领域越多,你的认知和视野就越丰富,你的心胸就越开阔,就能越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和生活中的问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通过不断地学习,你可以更多地自己解决问题、取得成就。这些经历会让你更加自信和独立。在未来的人生中,这种自信和独立能力将会帮助你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给你提供更多的选择。
我和妈妈都希望你能喜欢自己,而学习可以让你的这种喜欢更有底气。
5 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
而对现在的你来说,学习最好的环境就在校园,就在课堂。
你每周5天到学校上课,周末还有乡村少年宫。
每周有二三十个小时的课堂时间,学校还提供十几个小时的课后服务。
整个中小学阶段,每个学期要学习的知识,要培养的能力,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用你去求,老师主动教你,还怕你学不会。
你甚至不用考虑学什么,跟着学就好了,既不怕遗漏,也不怕重复。
几乎每一天都能学到新东西,基本不会浪费时间。
这样优质而充足的资源,离开校园,你能找得到更好的么?
这样的好资源如果浪费了,其他地方弥补得了吗?
现在的你,星期一到星期五,花时间最多的地方,第一是在床上,第二就是在校园。
如果把在校园的时间浪费掉了,不是在浪费青春又是什么?
从长期来看,在中学里,有比专注的、主动的、有效的学习更有意义的事吗?
我和妈妈都相信,无论是你自身的条件,还是环境的条件,都足够你每天把在学校学到的内容理解、巩固,也可以说是日事日毕。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你有任何其他的需求,都应该提出来。
问题在于,如果你不关心这件事,甚至厌烦做这件事,你就不会收到这件事带来的好处。这样的话,你就会更少地体会到这件事的乐趣。
Nothing is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
所以,我和妈妈还是希望你能勉励自己把学习上的日事日毕做好。当你感受到这样做给自己带来的进步,并因此从周围收获更多的肯定,你就会得到更多的乐趣。而在此之前,你也已经变得善于学习了。
所以,你能够,也应该在学习上做出更好的成绩。但是你要相信自己,拿出行动。
何不把每天学习上的日事日毕当做你第一件“排除万难,必须做成”的事呢?
6 阅读是和世界打交道的窗口
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说说你的阅读题。
不管是语文的阅读,还是英语的阅读,都使你的阅历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
在阅读的时候,你可以去到抗战时的成都、汉代之前的秦国、鲁滨逊的荒岛,甚至巫师世界的霍格沃茨。
你喜欢和人聊天,做阅读题不也是在聊天吗?
你可以和老舍这样的近现代作家、贾谊这样的古人,还有笛福、J.K. 罗琳这样的外国人谈天说地。从他们的眼睛和脑海中看世界,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不同的人与他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些不同的方式中,你终究会辨明自己的好恶,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终究会对世界如何运行有自己的理解,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以,每一道阅读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
更何况,初中阶段的阅读题,每一道都经过精挑细选,非常有代表性,常常是可以让一个初中生眼前一亮的。
读阅读题的文章,不应该只是为了完成题目,而更应该去好好享受它。
比如这篇《可爱的成都》,当你通过阅读,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又了解了抗战时期,特别是华北沦陷后,老舍对故土和民族的情怀,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而这些了解也将成为你额外的收获。
至少,你可以从中发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老舍爷爷对民族的同胞,对民族的技艺,对民族的文化有着怎样的情感。
而中华民族一分子这个身份,你和老舍爷爷是一样的。
以小见大,我们可以说,阅读题,乃至你在学校学习的所有科目,做过的每一道题目,都是有意义而且有趣的。
但是只有当你真正用心地去学去做,越做越好,你才能发现意义和乐趣所在,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7 写在最后
我本没有料到,会把这封信写得这样长,这恐怕已经超过了六年级的你学过的任何一篇课文的长度。
其实学习带来的好处,再写这么长,也写不完。因为它本来就是很难说完的。我还没提现在的学习能够在将来的职业和生活上给你提供的帮助。
而疏远学习的坏处,也没有如何可怕,不过就是失去这说不完的好处。
不学习的人,无法获得宽阔的视野和胸襟,会有更多无法胜任的人生角色,会失去很多选择。
远离学习得到的唯一好处,可能就是不用学习,可以用剩下来的时间做其他事情。
然而如果你读到了这里,应该已经明白了,即使是做其他事,认真有效地学习过的人和不学习的人,从中得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孩子,你已经12岁,到了周总理思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年纪,也应该为自己考虑得更加长远。爸爸妈妈和其他人,都无法决定你的未来。
爸爸妈妈还想告诉你的是,学习不仅是为了未来的某个目标,更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价值。
我们相信,只要你发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你就会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
最后,我们希望你能够从日事日毕开始,坚持有效学习,克服困难和挑战,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有成就。
我们会一直支持和鼓励你,愿你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爱你的爸爸妈妈
2023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