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回说了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与有“唐代四大女诗人”之称的鱼玄机,薛涛,李冶,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还有得道飞升的花神。
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说,唐朝还有哪些有名的女道士。
08
杨玉环:红颜祸水杨贵妃
杨玉环,号太真,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10岁左右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在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的婚礼上,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此后,二人结为夫妻,杨玉环册封为寿王妃。
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武惠妃逝世后,玄宗郁郁寡欢。
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为了不让人诟病,忘却杨玉环,唐玄宗以为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天宝四载,册立杨玉环为贵妃,至此开启了杨玉环宠冠后宫之路。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
《古今宫闱秘记》记载,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可见宠幸之隆。
李白也奉命为杨玉环写诗《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更是流传千古,使得众多文人欲一睹杨贵妃真容。
可是,唐朝和平强大时,杨玉环是盛世的象征,唐朝混乱四起时,杨玉环便成了祸国殃民的征兆。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
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
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
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杨贵妃白绫一条。
杨贵妃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
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
09
谢自然:千人共瞻白日飞升
谢自然 (767—794年) ,唐代女道士,今四川南充人,祖籍兖州,世号为“东极真人”。
谢自然出身在官宦世家,母亲胥氏,乃是本地邑中豪门望族之女。
谢自然生来聪明异常,不吃荤血之物。
七岁时,母亲就令她跟随师尼修行。
平常所谈论的多是道家之事,言词气质高雅,
经常诵读《道德经》、《黄庭内篇》。
谢自然十四岁就绝粒不食,每焚修瞻祷王母、麻姑,慕南岳魏夫人之节操。
终于在她二十七岁时,白日飞升,上千人在此围观。
飞升前,在墙壁上写下:“寄语诸眷属,莫生悲苦,可勤修功德,修立福田,清斋念道,百劫之后,冀有善缘,早会清源之乡,即得相见”。
意思是劝众人积德行善,清斋念道,历经百劫,也能成仙飞升。
关于谢自然的记载,实在让人好奇,这是真的吗?
谢自然“白日飞升”的记载广泛见于文献资料,仅以“谢自然”为词串检索《四库全书》,其结果涉及图书约80种,计114卷,出现153次。
这些文献既有官修史书,又有野史笔记;既有地方图志,又有道教典籍。
《唐书》上记述:真元十年,谢真人名自然,于县界金泉紫极宫,白日上升。郡郭是夕,有红霓云气之状,真轻举万目之所睹焉。
言之凿凿,又是古籍,描述得如此清楚,看来谢自然“白日飞升”有几分可信度。
10
宋华阳:最隐秘的恋人
宋华阳原是宫内侍候公主的宫女,因随公主入道做了女道士。
因身份低微,年终不详,出生地不详。
之所以被世人知晓,是因为与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段旷世绝恋。
唐代求仙问道风气盛行,李商隐也赶时髦求道,玉阳山学道时年轻的他邂逅了初恋女友宋华阳。
宋华阳是侍奉公主的宫女,随公主入山修道,住在玉阳山之西峰的灵都观里。
李商隐常在两峰之间的来往,年轻貌美的她很快就和李商隐双双了坠入情网。
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公主可以会见文人墨客,豢养面首,底层阶级的人却是不能打破清规戒律的。
激情的后果是宋华阳怀孕了,上头降下旨来:男的被逐下山,女的被遣返回宫。
等待他们的是永远的别离…
此后,李商隐写了诸多诗词纪念这段初恋。
思念时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感叹时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直到李商隐晚年,还没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于是怀念写到: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总结:这些女子 不乏有官宦之女,皇家之女,选择出家入道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其实最根本原因还是当时女子地位低下,身不由己罢了。
作者介绍
我是墨刊刊,专注分享历史人物故事与美文故事。能点击下关注吗(比心❤),或者一键三连,点赞关注的人一生平安,心想事成,顺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