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文章叫《吃墨水》,讲述的是陈毅大元帅在少年时的一件趣事。

他酷爱读书,有一次赶路去到了亲戚家过节,也不顾路程艰辛,捧起书便读。
到了饭点,亲戚将做好的糍粑端来给他吃,他却因太专心将墨水当成红糖汁蘸了便吃,直到亲戚发现。
众人看到他满嘴糊的都是墨水,不禁发笑。可陈毅却笑着说,“吃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这样的「专注」无疑当得起废寝忘食四个字。
但我们逐渐发现,好像在当下,专注却成了一件越来越稀有的事。
纷扰的大千世界,庞杂的问题,好像种种阻挠,致使我们裹足不前。
但是要「成事」,就必须足够专注。也只有长期做到这一点,才能足够强大,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让你无法专注的,是你内心太多的欲望知行需合一《济公》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家公子遇到了济公,非要拜他为师“学神通”。
济公赐了他法号“火棍”,并让他到100户人家中每家讨一粒米。
火棍挨家挨户求取,到日落西山的时候济公传话他该回来了,火棍此时走到了第98户人家,讨了3粒米赶回去见师傅。
济公一眼瞧出了他的把戏,指出他“妄语”,罚他去这户人家做30天的工。
火棍乖乖认罚,在此期间还帮助这户人家打跑了前来抢劫的强盗,负了伤。
济公给徒弟包扎好后,问火棍,“你觉得疼不疼,苦不苦?”,火棍说“不疼,也不觉得苦。”
济公说你看,“这不就有了神通了吗?”火棍也开心,“对呀,我有神通了,有神通了!”
这时济公又用扇子敲了下他受伤的胳膊,火棍又疼得嘶嘶的。济公又问“神通在哪里?”火棍却迷茫了。
济公说,“神通是伴随修池到高深境界,为众生排忧解难自然而来的。倘若炫耀自己,再用它向众生索取利益,再大的神通也会跑了的。”
神通颇类似于我们当渴求的种种「能力」,无疑需要深耕细作,非三天钓鱼两天晒网可得。
那为什么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做到专注?利字当头。
世界在变,每一个个体汇聚起来的力量共同推动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但每个人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又无法奈何。
随着信息大爆炸,机会与风险并存。我们的选择成本变得越来越高,在众多机会面前,我们的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多。
无法做好选择,便是因为我们一味地去追逐「神通」,却没有办法静下来好好提升自己。
手握一把沙子,抓得越紧,漏得却越快。足够专注,就是知行合一。大多数人往往只有知无行,反复受困于中。
学习「做减法」,是专注的开始。

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everypix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