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闭口都是爱你,却是恨不得杀了你

 最近和几个因为孩子而困惑的妈妈交流,我发现无论是多么完美的方式方法,他们都拿不走,都不管用,因为方式方法在她的手里都变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曾经我也是这样。

我们父母对孩子在履行教育的前提是,父母自己要人格健全,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做好自己,否则我们宁可不教,教就是灾难。

曾经有一位妈妈,我记得她第一次带孩子跟我见面,见面的第一句就说:“我的孩子不自信,我感觉她的心里有点问题······”.

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我跟她摇头、使眼色想让她停下来,但是她依然不管不顾的说了出来。

看着孩子受伤的眼神,我知道,如果我今天不把妈妈给孩子植入的标签置换掉,就等于我认同了妈妈的说法,我就成了帮凶。

在妈妈离开的过程中,我只有直奔主题。

我问孩子:“你认同你妈妈刚才的话吗,你是否觉得你不自信,或者心理有问题”?

孩子思索了半天说:“我认同我妈妈的话,我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我感觉到自己的心里有问题。”

我又问:“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你觉得不自信,或者觉得心里有问题?请你列举出来。”

孩子说:“学校消防演练的时候,我觉得不自信;  

一个人过马路的时候我觉得心里有问题,不自信;

跑步的时候我觉得不自信;

上台演讲的时候我觉得不自信。”

我继续问:

“学校消防演练的时候,你怎么就觉得不自信了;  

觉察一下,一个人过马路的时候,是什么让你觉得心里有问题,不自信;

跑步的时候你为什么觉得不自信;

上台演讲的时候你害怕什么。”

和孩子一条一条的剖析过程中,最终归纳了两个字,“肉抖”;

这个答案让我有点心痛。

消防演练,跑步,演讲,过马路,等等,带来的的心里问题,不自信都是因为肉抖造成;

她时时刻刻感觉到自己的脸部与身体的肉在抖,害怕别人的眼光,担心别人觉得自己胖,嫌弃自己。

和她在转换负面思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其实孩子在乎别人的背后是被妈妈嫌弃的过程。

我给她写了一张小纸条,是提升自信的正面肯定句,让她读。

她从抗拒到眼睛发亮,我知道孩子的感受到了自己,并愿意改变,她说她决定回家自己练习。

在接下来的几周中,她的妈妈觉得他们挺好的,孩子也在进步。

 上周,班委会中的老师跟我私聊,说她们母女俩又遇到问题,能否给他们做个专场,问题解析。

我们商讨后决定给她们做个专场,走、见、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她的问题,了解教育的真相在那里。

记录她的分享如下:最近和孩子爆发了一场大战,原因是孩子经常在家玩手机;

看见孩子玩,提醒一次,两次,三次······

最终没有包住火,火山爆发,把孩子狠狠的打了一顿,和孩子打的过程中,越打越疯狂,甚至出现了可怕的念头,想把孩子掐死。

她说,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的妈妈把孩子杀了然后自己自杀。

她的分享,让我们觉得她快要疯了,我们更希望知道是什么促使她那一刻的疯狂。

她是一位很爱孩子的妈妈。

她对孩子呵护有加:梳头、穿衣,穿袜子、拿书包,吃的都挑好的买······

每天,除了上班,她把注意力和精力都投入在孩子的身上,凡是她能够做的,她都帮孩子做了,孩子已经初中了,她依然把孩子照料的无微不至。

凡是我们替代孩子做的,都会成为我们的痛苦,孩子的坑。

是啊!如她所说,她的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爱人不在身边,夫妻关系不怎么样,,她把所有的爱与精力都给了孩子。

当她觉得把所有的一切给了孩子的时候,孩子就成为了她,成为了她想要,却又无法成为的,完美自己的替代品。

她渴望通过孩子来完善自己的安全感,自己的压力,自己不自信,自己的不好。

孩子玩手机,她本能的觉得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就会考不到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就会过得不幸福,她以此类推,

最终,她的潜意识有一个画面定在了,玩手机  = 不幸福。

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收获的是不幸福,那一刻,不是孩子玩手机,而是她看见了不幸福。

妈妈觉得委屈,恨,奔溃,疯狂;

不幸福的感觉让她绝望。

从希望、到期望、到绝望、到奔溃,孩子玩手机引发了妈妈的内心的恐惧,不安全感,不幸福感。

妈妈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是付出,为什么还不幸福,她不愿意承担这样的结果,于是她的内在疯狂了。

恨、报复,掌控了母爱,此刻母爱是扭曲的。

她自己的工作有把有压力,她希望孩子成绩好,将来找个好工作来弥补自己的压力。

妈妈来自农村,一路走来很是不容易,内心是不自信的,所以她渴望孩子自信;

她给孩子买最好的吃的,但是她花出去的钱不是祝福与爱,是恐惧与压力,所以她需要用孩子的成绩来弥补自己的匮乏。

她的问题在次让我们真正的看见,教育教育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否则我们强行教育就是灾难。

教育的宗旨是让孩子成为自己,而我们是要孩子成为我们,我们不接纳孩子成为自己,我们错也是对,所以就会出现了种种的问题。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在回顾我们自己人生、疗愈自己的时刻,去看见自己的不足、借此修正和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为更棒的父母。

别张口闭口都是爱,爱不在是口号,不仅仅是一种想法,还需要修炼爱的能力。

最苍白的是语言,最有力的是行动,我们父母做好自己真的胜过讲许多大道理。

做好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镜子,静待花开!

��������8�y�a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